中国造车大军浩浩荡荡追赶世界潮流 合资车企加快在华布局(2)
一汽-大众还在打造智能工厂的过程中跟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现在工厂里90%的设备都是国产化制造。此外,2018年3月在长春投产的奥迪Q工厂整车设计产能15万辆,预计每年将为长春提供近1600亿元工业产值,对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奥迪迎来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博士认为,一汽与奥迪30年的携手同行,成就了一段持续创新、引领变革、情谊深厚的合作佳话。迪斯无比期待奥迪下一个30年的到来。奥迪e-tron作为奥迪品牌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型,将于2019年作为进口车引入中国,从2020年开始实现国产。到2022年,奥迪还将向市场导入超过10款中国本土生产车型。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表示,未来一汽奥迪将具备高档电动车的批量开发能力,根据中国用户需求开发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并推进出口计划。到2025年,奥迪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30%,奥迪车型将100%实现车联网安装,奥迪移动出行和数字化线上平台活跃用户将超过200万。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汽车巨头在华合资公司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合资公司的表现甚至可以用不甚理想来概括。
今年6月,北汽昌河宣布完成对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日方股份收购,由昌河汽车持有昌河铃木的100%股权。今年9月,长安汽车已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和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1元现金收购日方企业持有的长安铃木50%股权,长安铃木由中日合资企业变成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标志着日本铃木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长安福特的表现也不容乐观。统计数据显示,长安福特今年1至11月销量359972辆,而去年同期销量为737782辆,出现大幅下滑;长安马自达前11个月同期销量154762辆,同比下降超11%。为了提升销量,福特汽车不仅推出全系车型价格优惠措施,还计划至2025年底,在华推出超过50款新车型。2019年年底之前,福特所有在华生产和销售的新车型均会配备车载互联网连接服务。此外,福特汽车还将继续与百度携手在华共同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都需要不断增强产品研发等核心竞争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响应“一带一路”加快海外布局
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生产基地、铺开销售网点……凭借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技术、资本和人力基础,中国车企正在借布局“一带一路”提升全球竞争力。
作为中国大型汽车工业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以“一带一路”为主要突破口的海外布局正在加速推进,上半年在东南亚、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大了推广和布局力度。目前,中国一汽海外业务已遍布东南亚、非洲、中东、拉美等5大片区,覆盖48个国家,拥有海外一级经销商49家、二级经销商227家。
与此同时,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中国车企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三方将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资源、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资源、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吉利、长城、奇瑞、江淮和北汽等中国车企也在加快全球布局步伐,通过并购重组、设立工厂和导入新产品等方式,重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车企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提升。
根据智利全国汽车协会最新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汽车销售3万多辆,占智利市场15.6%的份额,首次超过韩国和日本制造汽车,居智利市场销量榜首。其中,奇瑞、江淮和长安的销量均突破3500辆。
长城汽车是中国最大的SUV制造企业之一,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售已初见成效,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南非设立的销售公司已稳定运营。长城汽车还大力推进本土化,在俄罗斯图拉州的工厂总投资额为五亿美元,规划年产15万辆整车,预计2019年2月建成投产。
今年7月,北京汽车集团南非工厂举行首辆汽车下线仪式。这个工厂于2016年8月正式奠基,生产制造北汽旗下乘用车、越野车、轻型运载车以及其它适合当地市场的汽车产品,是中国企业在南非及非洲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工厂。
在加大本地化设厂的同时,中国车企也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研发中心,集聚一流汽车人才。中国车企已经从单一的产品贸易转变为产品、技术、人才与资本共同输出的产业战略布局。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说,长城汽车在欧洲、日本和北美都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了一支优秀的外籍汽车研发团队,在长城最新推出的WEY品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车企在加速“一带一路”布局的同时,出口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中汽协数据显示,1至11月,汽车企业出口9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6%。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70.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4.3%;商用车出口2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8%。
分析人士认为,“一带一路”为中国车企及其产品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前需要尽快解决产品大而不强和品牌渠道多元分散等问题,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产品的海外投放,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目标。
然而,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一枝独秀,并大举进军海外市场的同时,一些专家也表达了担忧:中国品牌在传统动力上的短板将导致中国汽车技术与世界汽车发展技术脱节,未来发展或将遭遇倒春寒,最终还需要重新进行技术补课,这将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潜在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车企需打造出真正国际化的品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产品加快进入世界汽车市场。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