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10亿入股珠海银隆 家电巨头与新能源新贵的大戏
图片来源:《财经》配图
“我愿意以我所有资产投入到银隆。”12月15日下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语惊四座。
11月17日,格力电器(000651.SZ,下称格力)发布公告,宣布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银隆)股东会拒绝了格力的收购方案,“鉴于此,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
外界本以为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会就此梦断新能源,怎料这位个性鲜明的商界女强人一个月之后宣布以个人身份参与银隆融资,而且是“All in”(全部押上)式投资。
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在12月15日的大会后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董明珠个人出资10亿元参与银隆的第三轮融资。
格力电器是国有控股企业,董明珠的工资并不高,她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透露,自己税前年薪500万元,税后200多万元。新京报记者根据格力历年年报统计,董明珠过去11年的薪酬总额为税前3702万元。董明珠的财富主要是所持有的格力电器股票,占总股本的0.74%。按12月16日收盘价,价值11.12亿元。由于格力电器是A股中著名的高分红公司,因此董明珠历年累积的分红收入也在2亿元左右。以此观之,说董明珠10亿元投资银隆是“押上全部身家”并不夸张。
从格力今年2月宣布停牌,8月宣布收购银隆,到10月底交易方案中关于定增募资的方案被格力股东会否决,11月中格力新的交易方案被银隆股东会否决,再到董明珠以个人身份投资银隆,这出传统家电巨头与新能源新贵的大戏一波三折。最终格力无缘银隆,而董明珠决定All in。
董明珠钟情银隆
格力与银隆都地处珠海,两家企业并不陌生。据多位了解收购过程的人士透露,董明珠真正“动心”银隆,始于今年1月珠海人代会期间,同为珠海市人大代表的魏银仓与董明珠有过交流。
接触之后,董明珠迅速作出决策,希望开启收购银隆的谈判。2月23日,格力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收购事项,从2月22日开市起停牌。3月7日,格力公布重组标的为珠海银隆。
此时的银隆新能源正处在创业起步阶段,在2015年2月和11月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格力交易方案公布前,银隆董事长魏银仓及银隆高管团队共持有超过30%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其余股份超过10%的主要投资者包括阳光人寿、华融资产、东方邦信和普润资产。
从其营收来看,其主要产品纯电动客车销量从2014年的111辆激增到2015年2996辆,在电动客车市场位居全国第七,销售金额超过40亿元,净利润4.3亿元。
董明珠看中了银隆的储能技术,称银隆是“埋在沙子里的金子”。作为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的核心技术是其力主发展的钛酸锂电池技术。
在格力于8月23日举行的收购银隆媒体说明会上,董明珠说,“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电池业务,而不是一开始就想做汽车。”
格力官网在9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格力的未来蓝图:打造以手机为控制平台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中心。家庭配备光伏系统,家电全部使用太阳能发的电,闲时的太阳能发电还能储存起来,家庭用电不要电费;下班回家开着格力新能源汽车,路上拿出格力手机远程遥控家里的各类生活电器,到家就有舒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
值得一提的是,银隆的投资者是在格力停牌之后才获悉格力将收购银隆。格力的收购方案中,对银隆的估值以及相关的募资方案引发巨大争议,而事实上,在知晓格力提出收购之后,并非银隆所有投资者都同意这一收购。
普润资产是银隆第二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之一,普润资产总经理卢春泉对《财经》记者阐述了起初不赞成格力收购方案的基本逻辑:在银隆的投资者看来,格力市值过大,而且所处的家电行业基本成熟,其增长空间有限。与之相比,银隆正处在高速成长期,而且其电动车、储能产业空间巨大。此外,格力市值超过千亿元,收购之后,银隆投资者的股权将被折成格力的股权,占比很小,未来价格的弹性也将被格力的业绩覆盖。
魏银仓也向《财经》记者证实,起初银隆的投资者普遍反对被格力收购。
为了促成收购,魏银仓反复说服银隆的股东方接受格力。
制约储能产业推向大规模应用的最大决定性因素是储能的成本,如果能够被格力收购,将有助于银隆快速新增更多的生产线,通过规模效应更快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尽管一年内完成了两轮融资,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银隆需要更多的投资,格力提出收购将带来大量资金,魏银仓没有理由拒绝。
买方格力也在努力争取银隆投资者的支持,今年5月,董明珠曾邀请银隆的投资方前去珠海格力生产基地调研。此前股东方不赞成被收购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储能产业与家电产业协同性不够,这次调研,打消了投资者的不少疑虑。
在8月格力举办的媒体说明会上,格力电器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表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除了电池之外,格力都能够生产,而且格力的质量控制系统对可靠性和质量保证走在世界前列,收购会产生协同效应。
除了核心部件与银隆的协同效应之外,投资者在去往格力调研之后,也认可了格力的售后、模具、智能制造等方面能够与银隆形成协同效应,并降低制造成本。
卢春泉透露,银隆投资者的目标是银隆IPO上市,不是短期获利。以卢春泉执掌的普润资本为例,通过下设的私募股权基金在第二轮融资中投资银隆,其投资周期为5年到7年,在5年投资期结束后才进入退出期。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