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解读中国电动车行业现状、问题与出路(2)
新能源汽车新闻:还是那份打分表,充电桩的打分是最低的,另外一方面民间建充电桩的热度非常高,这里边会不会有一些隐忧?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整车跑的快,电池供不上,充电设施滞后。去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大概10万辆,充电桩只有3.1万个,今年我们又增加了30万,但是充电桩今年建多少呢?现在没有统计不好说,但怎么也超不过10万。
正因为滞后,今年发布了充电桩的国家政策,到2020年要480万的充电桩加上1.2万的充电站,我相信这个目标能达到。因为第一,整个发展形势不错,北京到11月份接近1.8万个充电桩,其中个人自用的建桩率(电动车和充电桩的比率)10月份已经达到63%。今年底北京的私家电动车会接近2万,发展还是挺快的。滞后主要是因为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
另外,第一阶段的建设是国网主导的,现在向全社会开放,民营企业也进来了。我所知道的现在北京开展运营的充电桩企业几乎已经满了。其实,在中国只要技术成熟的东西想上量,都不会有问题。充电桩技术不存在瓶颈,就是商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的问题,我相信今后几年会上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电设施在城区内、高速路网的排布比例是怎样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案有效解决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
欧阳明高:关于路网比例,现在北京大概是5公里范围内有充电站。国家电网在负责高速路网主干道充电桩的建设。但我对高速交通干线上建快充站不是非常积极的态度,中国的交通体系跟国外不一样,简单讲是一个点线面模型。所谓点就是大城市,线就是300公里以上大城市之间的连接,北京到上海就属于线。面,就是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区域。中国在点上——公交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在线上——高铁是最发达的;面上当然就是电动自行车最发达,这是中国特色的交通工具。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的交通体系下主要应发展在城区使用的小型电动车,没必要都做成500公里续航的。就算电池技术继续发展,500公里的电动车价格仍然偏高,我可以告诉大家,到2020年300公里左右的电动车会是一个常态。
500公里、2.9秒加速都没问题,电动车的难处不是性能,而是性价比(续驶里程跟成本的比值)问题,上次马斯克来我问他,特斯拉是很牛,但怎么进入家用主流轿车市场?难就难在又要性能好又要价格低。我认为到2020年,300公里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平衡点。
再往前走就是燃料电池跟动力电池的混合动力,丰田已经推出了,这是全球认同的一个主流解决方案。锂硫还没有出现主流技术,还在实验室探索。
能源评论:电动汽车在中国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甚至承担着弯道超车的厚望。现在我们跟国外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实质性的缩小?
欧阳明高:从技术水平上看,我们的核心技术当然是动力电池,领先的企业至少有两家: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现在能跟我们竞争的就是韩国的LG、三星。宁德时代新能源也在给宝马供货,而且在有些合同中能够打败韩国企业。
中、日、韩在全世界电池的第一方阵。老牌汽车强国德国的电池产业跟我们没法比,基本上在用中国、韩国的电池。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绝对是一流的,我对此充满信心。
差距在哪里呢?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插电时的性能油耗要比国外的高一点,因为我们传统汽车的基础不如他。现在的差距是以前传统车基础不牢带来的,在全新的动力上我们跟他们的差距不大,甚至在很多方面要好。
总体来看,新兴的企业创新能力很强,我们后劲还是很足的。请大家相信,我们正加速往前发展。后面智能技术再跟上来,优势会更加明显。
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今年显然是市场高速成长的一年, 1到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而1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更是达到7.23万辆,同比增长6倍。尤其可喜的是私人乘用车市场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北京上牌量逐月稳步上升,上个月大概在2600,申请量这几个月超过一万。
从技术的角度,公交车寿命大幅提高,运营成本全方位可以竞争,同时又保持了节能环保的特性。电池模块最高比能量达到140瓦时/公斤,这也是很大的进展。
政策方面,今年我们先后发布的主要政策,包括新建电动汽车资质准入问题的政策,关于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政策,关于公交市场的油补变电补的政策和一些非补贴性政策(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摇号)等。
关于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还是从市场、技术和政策三方面来说。马凯副总理在上次会议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我想做一个解读:
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推动力在初期阶段显然是政府,但完全靠政府是不可持续的,要向市场主导转型。所以今年发布的政策都是为向市场主导转型奠定的政策基础,充电开放,造车开放,不限行,路权开放等等。
什么叫创新驱动?目前来看似乎有一点“补贴驱动”的意味,但我们必须向创新驱动转型。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上都是国内企业在做,马上国际企业就来了,竞争加剧后不能靠补贴,只能靠创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重点显然是电池技术的创新。“十三五”规划正在征集项目,大家申报的积极性非常高。
不光是技术的创新,也有商业模式和政策的创新。现在像滴滴快车、滴滴巴士对我们推广起到很大的作用;政策创新——2015年新设立的“改进电动汽车财政补贴机制与零排放政策的研究”课题,借鉴美国加州的积分交易制来研究补贴政策在2020年之后怎么延续——2016年补贴还是平稳的,2017、2018年就降20%,2018、2019年再退20%。我们还正在研究积分交易、碳交易市场等新的交易方式,让补贴政策由其他更市场化的政策接替。
“十三五”的技术升级战略,具体来讲三句话:“动力深度电动化、整车智能网联化、车身结构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三化”融合是下一步科技攻关的重点,中间的核心是动力电池。
第四句为什么是“协调发展”?显然现在有些不协调了,整车电池供不上,基础设施滞后。技术、政策跟市场的互动不太良性,甚至出现个别的骗补。今年面向市场化转型的政策出来之后,社会投资积极性增高,技术创新活跃,市场进一步扩大,形成良性互动。明年我希望是技术品质的提升年,稳住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