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电池行业十大国际新闻 巨头博弈升级
中国电池网资料图
2015年全球车用动力锂电池需求总量2,502.74万kWh中,64.09%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2016年中国市场仍旧是全球领军电池企业的必争之地,中日韩三国已形成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短期内“三足鼎立”之势难以打破。虽然市场大格局未变,但全球领军电池企业间的“博弈”仍在不断升级,并购加剧,投资持续高热。
这一年,三星全球叫停Note7手机,170亿美元善后费规模空前;这一年,《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等新政的颁布,卡住了三星、LG、松下等日韩电池企业进军中国本土市场的步伐;这一年,“锂电池之父”索尼宣布将电池业务以175亿日元(约11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村田集团;这一年,洛阳钼业斥资26.5亿美元海外抄底 ,收购刚果Tenke Fungurume 矿区变身矿业巨头;这一年,特斯拉宣布将以26亿美元价格收购SolarCity全部股份,这也成为新能源领域至今最大的一起收购案;这一年,戴姆勒宣布追投5亿欧元,在德国再建电池工厂;这一年,LG化学正式宣布投资约3.6亿美元,在波兰开始建造欧洲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一年,韩国三星SDI公司也加入扩充产能行列,计划投资约4,000亿韩元(3.58亿美元)在匈牙利建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一年,特斯拉Giga factory举行了开幕仪式,松下也宣布计划发行最多4000亿日元(约合38.6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向该超级电池工厂进行投资;这一年,AGM电池制造商江森自控也宣布,计划从2016至2020年持续投入2.45亿美元,旨在将其北美市场的AGM电池产能提高一倍。
博弈升级
NO1、三星全球叫停Note7手机 170亿美元善后费规模空前
新闻回放:10月11日,韩国三星电子宣布,在全球范围停止销售和更换Galaxy Note 7智能手机,并出于安全考量,建议所有消费者停止使用该款手机。
今年8月24日开始,不断有媒体曝出三星最新款旗舰机Galaxy Note7发生爆炸的消息,这也让彼时的三星不得不紧急宣布召回多达250万台已售出的Note7手机。
有分析认为,三星将因召回事件失去高达1900万台手机的销售量,或将耗去三星高达170亿美元的善后费。三星电子的财务报告显示,2015全年三星公司的营业额为200.65万亿韩元(相当于1793亿美元,即1.2万亿元人民币),全年营业利润则高达26.41万亿韩元(相当于236亿美元,即1585亿元人民币)。那么,170亿美元占到三星电子去年营业额的9.4%,占去年营业利润的72%。从这个比例看,170亿美元并不至于立刻让三星电子破产。
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发酵至此,事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即使此番召回不足以致命,但也足以对三星集团2016全年的经济收入造成重创,这是手机行业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每日经济新闻)
NO2、日韩电池中国遇阻:三星电池出事 新能源车躺枪
新闻回放:Note 7手机的频频爆炸事件,让全世界人民都对三星电池的安全性心有余悸,甚至相关手机机型都被各国禁止使用。在中国汽车圈,正准备大展拳脚的三星电池,如今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配套三星SDI动力电池的本土车企新能源车,如今暂时停产,而相关法则也对“外资电池”say no,这让韩系电池工厂遭遇大难题。
与中国电池企业主要服务中国本土车企不同,三星SDI和LG化学与全球范围多家汽车企业建立了电池供应关系。在国际范围,三星SDI已经与大众集团、德国宝马、美国克莱斯勒、印度马恒大等全球汽车厂商巨头签署了供货合同。在中国,三星SDI在西安建成了专门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工厂,于2015年10月竣工投入批量生产;LG化学在南京合资成立的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也是LG全球最大的电池工厂。同时,LG、三星等韩系电芯也已与国内多家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展开了合作:如吉利新能源产品采用了部分LG的电池;去年三星SDI与中国本地十余家商用车及轿车企业签署了供应动力电池的协议,并已开始供应产品。
除三星SDI外,LG和松下等以日韩为首的国外电池厂家都在中国设厂,并以较优惠的价格和高性价比,试图在欣欣向荣发展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分一杯羹。正是大展拳脚之际,新颁发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及2017年《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犹如一道门槛,卡住了三星、LG、松下等日韩电池企业进军中国本土市场的步伐。
11月25日,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鲜京集团旗下公司SK Innovation(以下简称SKI)宣布在华暂停在在中国和其合资伙伴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厂的计划。(广州日报、新浪汽车)
NO3、“锂电池之父”索尼正式转让电池业务 175亿日元卖与村田集团
新闻回放:索尼因为在1992年首先成功开发出商用锂离子电池而被誉为“锂电池之父”,但随着这一技术成熟且对手林立,索尼越来越找不到可持续的利润点。
在过去两年中,日本索尼公司进行重大业务重组,一些非核心和表现不佳的业务,已经被索尼转让。作为锂电池行业的先驱公司,索尼将会把锂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制作所。这项交易最早于2016年7月由路透社披露。据报道,2017年三月之前,村田制作所将会控制索尼的五座锂电池工厂,其中包括位于中国、新加坡和日本本土的工厂。
据索尼中国官微的最新报道,索尼近日宣布与村田制作所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将索尼集团的电池业务以175亿日元(约11亿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村田集团,其中亦包括索尼电池相关制造场所以及电池业务销售及研发中心的资产和人员都将转移到村田集团。(腾讯科技、驱动之家)
并购加剧
NO4、斥资26.5亿美元海外抄底 洛阳钼业变身矿业巨头
新闻回放:从宣布到完成,洛阳钼业26.5亿美元收购自由港麦克米伦公司(Freeport-McMoRan)位于刚果(金)的Tenke铜钴矿项目56%股权,仅仅用了半年时间。
11月17日,洛阳钼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收购刚果(金)铜钴矿项目的交割。这意味着洛阳钼业已跻身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铜生产商之一和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
早在2013年,洛阳钼业收购澳大利亚Northparks铜矿80%股权。2015年Northparkes铜产量4万吨,黄金产量1.1吨,实现收入14.8亿元,占洛阳钼业收入总额的34%,净利润达3.2亿元,盈利贡献42%。
此番收购刚果Tenke Fungurume 矿区则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产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6%。公司公布数据显示,Tenke铜钴矿属于露天开采矿山,铜品位为2.6%,而全球平均水平仅0.8%,该矿区可以支持约25年的开采。(中国有色金属报、21世纪经济报道)
NO5、特斯拉26亿美元拿下SolarCity “负负”能否得正?
新闻回放:北京时间8月1日晚7时左右,特斯拉宣布将以26亿美元价格收购SolarCity全部股份,这也成为新能源领域至今最大的一起收购案。11月17日,特斯拉股东投票批准该公司收购SolarCity,从而为马斯克旗下两家公司的合并计划铺平了道路。
马斯克的战略是将特斯拉电动车和太阳能产业进行整合。而在资本市场的眼中,这桩“顺理成章”的并购,却是一家亏损的公司在试图拯救另一家负债累累的亏损公司。
特斯拉目前面临新一代电动车Model 3的产能压力,而Solarcity则严重依赖于美国新能源补贴,一旦新能源补贴额度降低或停止,将给其经营带来根本性影响。
所幸的是,特斯拉10月发布了三年多以来的首份盈利季报,并表示下一季度将延续这一趋势。 报告显示,公司该季总营收为2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分析师预期。(第一财经日报)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