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强劲发力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狂飙突进

2014年是我国电动汽车家庭消费元年。这一年,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地方配套政策,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体系。

1419927595193372.jpg

2014年是我国电动汽车家庭消费元年。这一年,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地方配套政策,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体系。与此同时,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提高,前景喜人。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和车型选择的不断丰富,在供需关系与基础设施良性互动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可期。

2014年,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政策密集发布、相关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迅速提高的一年。2014年,国家层面的持续发力,让业内外看到了我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心;地方层面的积极配合,让消费者感受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美好前景。2015年《“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出台施行后,必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也会让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驶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政策持续发力

2014年,就国家层面而言,相关部委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相继发布,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体系,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

2月上旬,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对2014年和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行调整,并明确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仅限于3年时间,而是将持续实施。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的发布表明了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增强了市场和企业的信心,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而随着政府补贴层面的推进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成长期。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到期后将延续,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7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形成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高志前认为,《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后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发出了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明确信号,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框架,将技术创新与质量监管纳入推广应用政策,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竞争市场等4个方面,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时期。

10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7个部委又联合印发《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方案》,提出要积极探索京津冀跨区域的新能源汽车联合推广机制,并将形成以京津冀地区为标准的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统一、规模化发展。

10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两年国家机关以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汽车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扩大规模。

11月底,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

专家表示,充电难题是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的短板,此次中央财政给予相应奖励,充电设施建设有望迎来高峰期;而《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则打破了过去只由具备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才能涉足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的情况,引入非汽车生产企业进入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正呈现出加速态势,主要原因是各项政策的逐步完善与落实,激活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7125辆,销售52944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494辆和2906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31辆和23884辆。而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8522辆,销售量为38163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前景喜人。

地方配套政策积极配合

2014年,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相关部委的政策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多地纷纷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以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2014年伊始,国内多地就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极大热情:在2014年年初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1个省份表示2014年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12个省份提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推动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广东省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电机等产业;山西等省份将推进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列入2014年政府工作重点;辽宁省将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新增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力争采用新能源汽车。

专家表示,大力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不仅包括技术竞争,也有配套设施特别是充电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是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当充换电设施得到普及,电动汽车才有可能真正发展。

2014年,国内多地出台措施,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步伐。

2014年年初,北京市提出,4年内将建设1.7万个公用充电桩,用户可通过手机APP软件查找充电设施位置,提前预约充电。在充电站方面,国家电网北京电动汽车公司现已运营充电站共计44座,包括四惠充换电站、航天桥充换电站、高安屯充换电站、马家楼充换电站4座大型换电站;出租车充电桩站8座,遍布延庆、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大兴、通州;环卫车充电桩站31座、乘用车充电桩站1座;服务电动汽车逾千辆,包括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乘用车等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