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疯狂 新能源汽车群雄逐鹿好戏还在后头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路上的新能源汽车明显变多了。在上海,车流中已不难觅得比亚迪“秦”、荣威E50的身影;在深圳,随手就能招到一辆比亚迪E6出租车;而在北京,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所乘坐的公交车是一辆北汽福田的新能源客车。
然而,仅仅用“车多了”来概括这一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又是苍白的。作为今年资本市场上最波澜壮阔的几项投资主题之一,新能源汽车理应被施以更多笔墨来记录,以回味这一年所经历的“疯狂”。
特斯拉效应
一切应从特斯拉说起。
一年前,当特斯拉与哥斯拉还傻傻分不清楚的时候,它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分店,有着跑车般外观的Model S第一时间得到了巨大的关注。人们关心它的性能、它的售价、它的安全性,还关心它是否能顺利开上中国的马路。一个被反复播放的镜头是,当Model S的引擎盖被掀起时,围观的人群异口同声地说,“快看!里面是空的。”
表面上看,特斯拉入华带来的是一辆车,但其实它还带来了更重要的东西:信心。
通过特斯拉,消费者逐渐认识到电动车也可以“很靠谱”;投资者确认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确实广阔;政府部门更是坚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力争打造出中国的“特斯拉”。
有两组数据可以很好地说明特斯拉入华后带来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销量。据中汽协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0%。彼时,中汽协乐观预计全年销量也能翻番,现在来看,这个“乐观预计”还是太保守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达5.7万辆,是2013年全年销量的3.2倍。
再来看股价。年初,新能源车概念股完全不顾当时还萎靡不振的大盘指数逆势而起,数只个股半年内涨幅实现翻番,甚至翻两番。而实际上,在此后发布的数份定期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产品对这些公司的盈利贡献有限。因此不难看出,股价的飞升更多来自于市场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看好。在这一过程中,特斯拉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乱世出英雄
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井喷的销量,整个汽车业的格局也发声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的技术,国内外车企几乎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这次,国产车打破了国外品牌一直以来的领先地位,在新能源汽车上独领风骚。这其中固然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正明显缩小也是不争的事实。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