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疯狂 新能源汽车群雄逐鹿好戏还在后头(2)
仅就国内品牌而言,诸如比亚迪、康迪、众泰等车企的名字超过了上汽、广汽等传统的大车企,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其中,比亚迪“秦”常年“霸占”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头名的宝座,康迪与众泰则在纯电动领域异军突起,甚至进入了全球电动车销售的前几名。
而这些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火热的市场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身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中,相关的资本运作层出不穷。先是上半年,万向集团宣布收购可与特斯拉媲美的美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菲斯克。而后,北汽又与乐视一起收购了美国的新能源车设计企业Atieva。在国内,长高集团宣布出资5740万元收购杭州富特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新能源车行业。国轩高科则借壳东源电器强势登陆资本市场,带来股价连续10个涨停。
无疑,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式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而在这背后,不断推出的利好政策更是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一方面,下半年国家先后出台免除购置税、明确新能源车在新增公车中所占比例、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等政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随之翘尾向上飙涨。另一方面,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充电桩与国网、南网适时缩减充电桩投资的互相配合之下,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企业也已进入该市场,加速完善建设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
不止“新能源”
有竞争就有创新。激烈的竞争使得新能源汽车已不仅仅是“新能源”那么简单,它还被赋予了新的思维和理念。
这种新理念体现在商业模式上。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克服它目前续航时间短、充电不方便的问题,上汽、时空等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新能源汽车与租车联系到了一起。上汽设想的是分时租赁,模仿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模式使用户将新能源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时空则更彻底,干脆允许用户以每月1元的价格把车租一年。
充电领域也是如此。因为在城市中专门建设场地比较麻烦,特斯拉与许多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推行目的地充电。其他的建设者则在考虑与充电站周围的商家合作,用增值收入替代一部分直接的充电收益。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