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曾晓安: 对电动汽车产业财政政策的三个看法

日本、法国、德国等汽车强国相继确定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的竞争焦点,逐鹿中原的竞争态势已经拉开。

      【编者按】目前在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重要国策,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汽车业的问题,也涉及了包括能源、通讯、交通、城市规划、金融等各相关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首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于2015年1月13日-1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主题为“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了与关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界同仁分享本次论坛的只会成果,百人会根据论坛现场各嘉宾的演讲讨论录音整理成了演讲文集。

      本文为首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嘉宾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百人会理事会成员 曾晓安的演讲录音整理。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文稿未经发言人本人审阅,我们仅在保持发言内容原貌的基础上对文字稍加编辑整理。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百人会理事会成员 曾晓安

      尊敬的陈清泰理事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百人会今天在这里举办年度论坛,邀请到了国内汽车界最顶级的领导,最顶级的专家,最顶级的企业家,还有众多国际嘉宾,共同商议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盛况空前。

      财政部主管这项工作的刘昆副部长专门委托我向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万钢部长对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成绩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可以说,成绩喜人,不仅技术在进步,产品也在成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量在迅速增长。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马凯副总理、万钢部长、苗圩部长还有各位领导关心推动的结果。也是陈清泰理事长和百人会的各位专家、企业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借这个机会,我想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谈三点,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达的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等方面制定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予以支持。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的在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等战略,也正在改写全球工业和制造业的格局。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从公开资料来看,在奥巴马政府一系列刺激计划下,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在快速地攀升。我们查到的资料,去年已经达到了12万辆,带动了美国整个汽车工业的强势复苏。日本、法国、德国等汽车强国相继确定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的竞争焦点,逐鹿中原的竞争态势已经拉开。

      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们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但是,我们的产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仍然缺失。另外一方面,城市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也在警示我们必须要走一条清洁汽车的发展道路。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比较早地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尤其是在近几年示范推广政策引导下,自主创新取得了长足进展,整车开发、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水平都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形成和壮大,这为下一步整个产业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打下了很好基础。

      另外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我们设计的政策框架是有效的,结合我国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由于这个行业的特点,比如说投入比较高,风险比较大,消费环境还不完善等等因素的制约,需要适当政策支持,制定一些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在国际上有惯例。

      第二点:中央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2009年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来,我们不断完善政策,先后出台了补贴税后、政策采购等多方面措施,涵盖了研发、消费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关环节,形成了一套体系。国务院领导近期在我们的报告上都给予了肯定。一是打出了政策组合拳,系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财政部会合有关部门于2009年在北京上海等25个城市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示范,2013年又启动了新的一轮示范推广工作。特别是去年,我们密集地出台了多项制度和办法,包含购置补贴、税后优惠、充电设施奖励、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力度比较大,涵盖面也比较广,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