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执念与“赌性” 多元化战略到底行不行
时值岁末,格力的一个投资举动再度吸引大众视线,触发市场对其多元化“赌局”的讨论,格力该如何破局?
为了芯片,格力确实拼了
12月1日晚间,格力电器的一则公告迅速激起浪花,准备花30亿元联合闻泰科技,收购芯片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的安世半导体。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正是恩智浦集团的标准产品部。恩智浦是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生产商。故而,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一箭三雕”:对格力发展空调芯片、通讯和智能家居以及汽车电子业务均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这是格力电器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对外投资,这一步算是走的浓墨重彩。董明珠要格力空调明年用上自家芯片的梦想,似乎看到曙光。
董明珠在多个重要场合喊出:“芯片”一定要造!开口便是500亿的投资,这一数字是格力两年多的净利润,去年格力净利润为224亿元。时间倒推至今年8月份,格力全资子公司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董明珠亲自担任法人。可以看出,格力行动确实很快。
但,格力做芯片能有多少胜算?
做芯片投资大、回报慢,而且风险还高。需要专业背景和靠谱的计划来支撑项目。
因此,格力造芯片,持续遭业内人士“炮轰”。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家电/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称,目前格力布局的芯片业务都是小打小闹,对中低端领域的芯片或许有帮助,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芯片。格力入股这些企业更主要目的是形成资本纽带,利用这些企业来完成一些上下游产业的布局,这个意义大于制造芯片本身的意义。“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空白的现状,根本不是格力可以解决的。”
今年8月,在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汉德工业促进资本主席蔡洪平曾表示,(造芯片)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几代人的努力,还有多方合作,和全球化的结果。
从格力电器股价走势也能看出,市场对做芯片的反应并不积极。今年4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宣布不分红,拿钱去做芯片,被股东诟病,4月26日,股价暴跌8.97%,市值单日蒸发270亿。后来即便在年中答应给投资者分红的刺激下,股价仍旧以大跌逾4%落寞收盘,市场对格力的信心仍然没有平复。格力电器的股票从今年1月的57元跌至目前的36元附近。不过按照董明珠的说法,原因在于“格力做芯片股价就跌,因为我真做。”并非炒作概念。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500亿元的试错成本确已超出该公司上市以来417.92亿元的分红总额。
格力为何执念于此?
“芯片不是我的一个突发奇想,实际上我们三年前就做了。我们做芯片的目的还是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考虑,格力电器从空调到生活电器到整个家庭的电器需求,已经全线覆盖。比如,冰箱、洗衣机、厨房的电器、日常生活的用品以及手机。我们这一系列的产品,都是为未来的智能装备做准备。” 董明珠如是说。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发展,格力越来越有意将业务拓展到新领域,芯片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也将成为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的重要入口。
恰是如此,做芯片也被市场认为是格力尝试形成的包括手机、智能家居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内三大产业布局中的一环。
多元化战略,到底行不行
此前格力被批评主营业务单一,近年开始多元化尝试。2014年年报中,格力大谈智能家居,首次提出要“将格力电器从一个专业生产空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性企业”。发展热水器、净水器等产品,再到后来格力入局手机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元化脉络逐渐清晰。
2016年7月,董明珠公开说:“格力电器从专业化的空调企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时隔两年多,2018年12月4日,董明珠又说,格力电器现在已经完全是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她同时披露了几组数据:2011年时格力电器拥有的员工超过10万人,研发人员只有1000多人,创造的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左右;2018年,格力电器的员工总数为9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达到1万多人。
但从目前来看,格力几大产业布局里,手机业务始终未被市场认可,造车计划更是几度梦碎。
从2015年初开始,董明珠正式宣布跨界进军智能手机。一切始于董明珠和小米创始人雷军的“10亿赌约”。
自从2013年两人开始打赌,便琢磨如何打败彼此。2014年底小米与格力美的集团战略合作。彼时,这场合作掀起轩然大波,被董明珠称为“两个小偷在起,组成小偷集团”的合作。暂不论孰是孰非,在2015年青春智能空调面世,到2018年7月,小米发布米家互联网空调,正式进军大家电行业。董明珠则选择在手机领域“对战”雷军,要“做最好手机”。立下做年销售1亿部格力手机的flag,还放了狠话“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秒杀小米”。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