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简版)(2)

微型电动车产品分析 今年以来,多款微型电动车新品密集推向市场,一改往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御捷推出小微型电动汽车GQ5、陆地方舟J0电动车上市

微型电动车产品分析

今年以来,多款微型电动车新品密集推向市场,一改往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御捷推出小微型电动汽车GQ5、陆地方舟J0电动车上市、宝雅推出“童年”两门两座小型电动车、宏瑞世英推出小型多功能电动车等。新车型大多摒弃购买车壳的做法,而是重新设计开发,技术品质有一定提升。经过前几年发展累积,主流微型电动车企业均开始强调品质品牌的发展。另外,从车型类别来看也趋于多元化发展。

从企业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大多数品牌的微型电动车续航里程较以往有所提升,续航里程多在100-160km范围内。相对而言,微型电动车产品车速并没有明显提升,大多为40-60km/h,仍符合“低速”的定性,但续驶里程的延长是产品更加实用。

本报告将介绍数重点微型电动车企业的主力产品及2014年推出的新车型。

下一个山东市场

山东是微型电动车产销量最高、企业最密集、地方政策最全面的市场,曾出现一枝独秀的局面。究其原因,消费需求、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是微型电动车发展背后的三个最主要推手。随着微型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张,河南、河北等市场成为新的掘金地。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4年河南省的低速电动车产量将突破三万辆,产能突破80万辆。河南省委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批示要求支持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规范生存,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河南省洛阳、驻马店、开封、济源、长葛等地已制定了低速电动车产业管理办法,给微型电动车发展营造良好的生长土壤。

河北作为全国汽车配件的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汽摩生产基地,具有发展微型电动车独特的产业优势。但目前河北省政府并没有把微型电动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仅有邢台市出台了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河北微型电动车企业主要有河北御捷和新宇宙等。

微型电动汽车政策分析

2014年8月开始,国家部委先后调研山东、河南微型电动车市场,明确传达出“尽快出台管理政策,实现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的信息。尽管2014年国家层面仍未出台统一的管理标准,但微型电动车行业已经有了转正的曙光。

中国电动汽车汽车百人会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微型电动车管理发展问题。专家提出两种路线:一种为借鉴美日做法,在我国低速汽车类别中设立低速电动车子项,将其定义为“低速小型纯电动车”;另一种为参照欧盟L6e/L7e管理模式纳入摩托车管理,将其定义为“纯电动四轮摩托车”。但无论哪种归类,低速电动车都需注册登记、前后上牌、持驾驶证驾驶、上车辆保险等,并纳入机动车交通管理。一旦百人会的方案获得国家认可,有望实现微型电动车的合法化管理。

纯电动乘用车准入:2014年11月26日,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出通知,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下称《规定》)。该准入办法出台表明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有望进一步放宽,将引入更多非汽车生产商进入电动汽车行业。

挑战分析—乘用车企业进入

微型电动车是高速发展的蓝海市场,也吸引了传统乘用车企业的加盟。力帆、吉利等车型于2014年正式推出微型电动车产品。

铅酸版产品:

乘用车企业推出的铅酸版电动汽车,售价均在5万元左右。性能参数上与一般的中高端微型电动车产品区别较小,时速多在50-60km/h,续航里程在100km以上。

锂电版产品:

乘用车企业推出的锂电版产品不仅能享受财政补贴,还能申请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优惠。两级补贴后的价格也逼近微型电动车销售范畴,大约为5~7万元。从性能上看,这些产品时速大多达到或稍微超出80km/h标准,续航超过150km,锂电池使用寿命及整车质保周期更长。

吉利、力帆、众泰等企业一旦大规模进入微型电动车领域,具备占领微型电动车中高端市场的实力。对于微型电动车企业来讲,应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另外,企业应巩固产业链稳定性,完善零部件体系,逐步降低产品成本。经过几年的发展,微型电动车市场已不再完全以价格为导向,此时加强市场运作,打造品牌知名度则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