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2015可以预见的技术未来有哪些?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在示范推广和更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已较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动力电池Pack技术,电机及变速箱总成技术等依旧处于劣势,这给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加速普及带来了很大障碍。

新能源汽车:2015可以预见的技术未来有哪些?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在示范推广和更大规模的应用过程中,已较过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动力电池Pack技术,电机及变速箱总成技术等依旧处于劣势,这给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加速普及带来了很大障碍。

谈技术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简称“规划“)中提出的技术目标,“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和普通混合动力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无疑成为了技术进步的重中之重。

因此,从国内技术发展趋势看,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呈现如下格局:

1、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将在国内爆发

提及锂离子电池技术,中国虽为大国,但并非强国。尽管在规划的主要任务中明确,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时,循环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但截止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总体水平依旧无法达到该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中航自贸区协定于近日签署,排除日本企业,以SK、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将在接下来大举进入国内,并依靠强有力的技术和价格一举占领市场。

据电车汇了解,以三元材料,锰酸锂为代表的韩国电池企业,目前已具备达到“规划”中主要任务的水平,且模块成本降低至1.5元/瓦时,甚至更低。尽管三元材料因安全问题一直在国内处于技术争论的阶段,但比亚迪率先采用磷酸铁锂钴锂技术,北汽、奇瑞、众泰等企业纷纷采用三元电池,以提升纯电动汽车综合和续航里程的做法已成事实。

此外,随着钛酸锂电池技术逐步得到国内业界的默许和认可,其在城市干线化新能源公交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而这些应用,都将为钛酸锂电池克服低能量密度和低温衰减提供有效数据帮助,以求技术快速突破。

2、变速箱技术的引入和整合

以客车为例,从上海电驱动引入伊顿变速箱,天津松正四代深混动力系统搭载其自主研发的两档变速箱开始,自主变速箱技术与电控技术的深度整合,已经为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技术的全面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从国内客车动力系统业界的发展趋势看,引入并开发优质的变速箱,以求新能源客车适应更复杂的工况已迫在眉睫。从两档变速箱入手,逐步扩展到三档、四档、甚至多档变速箱,将无疑成为2015年国内客车技术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

以乘用车为例,从比亚迪宣布采用DCT双离合变速箱开始,国内插电式乘用车动力系统业界的关注焦点,已悄然转变至简易化,轻量化。通过双离合变速箱引导电机和发动机耦合,比亚迪跳出了丰田垄断的行星盘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而这一切完全是从变速箱技术入手的结果。比亚迪的变速箱虽不是自己研发,但却是与博格华纳多年切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