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或达1300万辆
编者按:近日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发布了《2018全球电动车展望报告》(Global EV Outlook 2018),报告从整车市场、电动汽车配套设施、能源需求和排放、动力电池、政策以及2030展望等6方面对全球电动车市场展开解读。以下是本报对报告内容做的整理和提炼。
整车市场
2017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售总量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54%。其中,挪威的新车销量当中有39%是电动汽车,从占比上挪威成了发展电动汽车的排头兵。排在第二、第三名的分别是冰岛和瑞典,电动汽车销售占比分别为11.7%和6.3%。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仅为2.2%,但贡献了过半的全球销量,并且比世界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美国)的销量多两倍有余。另外,电动公交的销量在10万辆左右,而两轮电动车的销量估计约3000万辆。
报告中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电动乘用车市场保有量达到310万辆,同比增长57%,与2016年的数据60%基本相当。其中中国市场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全球份额占比达到40%。欧盟和美国市场份额各占40%。挪威是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占比达到6.4%。除此之外,只有荷兰和瑞典占有率超过1%。
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仍是政策因素。包括减税和财政补贴,燃油车型排放的提高及部分区域限行,此外政府还会公共采购车辆,促进了电动车型的进一步推广。此外,城市公交将是电动车型增速最快的市场,电动卡车也会逐步走向商业化。
各国政府进一步部署电动汽车市场计划,强化电动汽车市场信心。各汽车生产厂商(OEM)也发布了自己的电气化战略。
配套设施状况
2017年,许多国家发布了自己的大功率充电标准(大于200kW)。即使现在还没有相对应的车辆,一些更大功率的充电设施也已经开始布局。
目前,私人充电桩数量远高于公共类充电桩。
充电设施目标的确定有助于充电网络建设的推进,大部分的国家只强调了高速公路充电网布局。
调查显示,在北欧,车主明显偏爱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充电设施;挪威和瑞典90%以上的电动汽车用户在家给车充电,20%-40%的车主在工作场所为车充电。在美国,平均每个电动汽车约有0.9个家庭充电器。
中国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23.2万个私人充电桩。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广联盟的调查数据显示,私人充电桩约占市场充电桩总量的80%。
能源需求和排放
2017年,全球电动车电力消耗54TWh,高于希腊全国的用电量。其中,中国占据了91%的用电量,大部分是客车和两轮车消耗。轻型车的耗电量增长显著,高于客车和两轮车。
中国由于电动市场规模最大,二氧化碳减排成绩最好。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导致电力需求上升,并影响电网传输。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的优化,可以转移负荷,以确保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良好匹配。比如将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从傍晚高峰转移到深夜,晚上使用风力发电,白天使用光伏发电等等。
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过去十年中显著降低成本,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过去5年来,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竞争力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影响动力电池成本的因素主要有电池化学材料特性、动力电池规模化成本、动力电池成组尺寸大小和充电速度。
锂离子电池仍将是动力电池的首选,通过技术改进可提高电池性能。其它电池类型预计在2030年以后开始普及应用。
在未来几年内,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有可能包括:
对于阴极,减少现有阴极化学中的钴含量,提高镍的比例;对于阳极,进一步改进石墨结构,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对于电解质,开发凝胶状电解质材料,固态电解质也可能被引入并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
锂空气和锂硫电池的技术水平较低,实用性能还有待测试,并且性能优势仍然未经证实。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