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万台 补贴新政实施后发展稳定

7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7.1万台,同比增长7成,且纯电和插混表现均强;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万台,同比增长1倍。在历经补贴政策调整后,新能源发展呈现稳定较强特征。

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 7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7.1万台,同比增长7成,且纯电和插混表现均强;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万台,同比增长1倍。在历经补贴政策调整后,新能源发展呈现稳定较强特征,7月传统燃油车零售增速-5%,新能源车实现高增长,成为拉动车市增速和增量核心动力。

一、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暴增

1. 7月新能源车强势增长  

 7月新能源车强势增长

在总体中国乘用车市场走势年初高、随后持续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势下,新能源乘用车呈现顽强的月度环比向上趋势。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呈现开门红的特征,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31638台,同比增长483%。因为春节因素,今年2月2.9万台的规模,应该说是表现良好的。3月政策明朗后的销量暴增到5.57万台,4月进一步拉升到7.2万台,5月拉升到9.2万台,6月回落到7万台,7月保持在7万台水平,环比6月的走势实际是走强的,相对于17年的7月的走势平缓,今年7月实际市场走势较好,6月有部分补贴前销量冲刺等因素,实际6月走势偏弱不强,7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走势很好,体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在政策明朗后的阶段性发展动力较强。

新能源广义乘用车批发达到7.3万台,其中微客类车型7月较多,但微客改装的电动车基本是属于专用车序列的,因此用狭义乘用车的新能源分析更为准确。

 2. 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0% 

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70%

7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插混走强特征。18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17万台,总体同比增速74%。7月的纯电动轿车56%的增速,体现了区域市场的差异化拉动效果。由于低基数的促进,7月插电混动同比增速135%,近期插混较纯电动增长更强。 

3.新能源车的级别A级回归领军 

7月纯电动中的A00级电动车有1.67万台,同比增-25%,占纯电动乘用车34%份额,较17年7月下降34个百分点,A级是最大的市场。A级电动车主要是北京市场的拉动,因此去年的年初销量仍较低,今年的7月的A级电动车同比增193%,环比6月增8%,体现较好增长态势。而A0级电动车出现较强增长态势,同比与环比都是暴增。 

4. 新能源车细分市场变化

前期的纯电动A00级车成为车市的绝对主力车型,增长表现突出。A00级的潜力是巨大的,17年2月开始就体现出较强增长潜力,17年3-7月较高增长,6-7月相对平稳,8月后快速大幅拉升,11月拉升到5万台,体现年末终端市场有效回升的特征。18年1-2月的A00表现平稳,3-6月的加速上升,7月表现相对调整,这也是暂时调整。

而18年A级电动车表现也较强,。18年1-2月的A级电动车偏弱,3-7月增长较好。A0级也是在4-7月高增长。

插混车型18年1-7月的很好,成为表现最强的动力类型。 

5. 新能源车区域

18年的1-6月保监会交强险汽车销量数据体现深圳暂时超过上海、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主要是插混,也是市场竞争逐步激烈的体现。

北京由于没有放号,因此18年1-2月的销量极低。3-6月销量也是较低的。

6.   新能源车厂家批发表现

新能源车作为新生事物,其产销体系也是快速变化。我们前期是生产为主的体系,近期成为销售为主的体系。因此,我们统计企业销量时不管是谁生产的,是谁的标,在谁体系内销售是标准,这样北汽新能源的数据实际涵盖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销量。

比亚迪18年表现优秀,1-7月同比暴增93%。奇瑞和五菱的新能源表现特别好。 

二、 新能源车政策分析

1、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l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左右,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l  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称,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此次将“协作”调整为“领导”,是我国在跨地区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的优化,标志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l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近日,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提出以下意见。主要有:完善规划管理规定,严格建设申报条件,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规范项目审批、强化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保障;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内容。

l  两部委:发布自贸区外商准入负面清单

发改委、商务部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l  发改委:起草《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发改委起草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领域。

l  发改委: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官网就《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投资项目分为燃油汽车项目、纯电动汽车项目,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等三大类,其中明确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

l  发改委:2025年前免收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容量电费

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指出,2025年底前,对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

l  工信部:8月1日起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溯源管理

工信部节能司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管理规定指出,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自8月1日起,对新获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新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实施溯源管理。

l  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指南》提出,到2020年,培育出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大规模开发应用体系基本形成。 

l  工信部:发布2017年乘用车企双积分成绩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公告称,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38公斤,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238.14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168.90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179.32万分。其中,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均超20万分。

l  交通部:到2020年底前公共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

交通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领域应用。到2020年底前,城市公交、出租车及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