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新能源车市“破局者” 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市场(2)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汽的后来发威。今年前10个月,北汽累计销售电动车仅2025辆,但其11月份单月销量就达1744辆,环比大增150%。 破局者现身? 比亚迪秦近来

值得注意的还有北汽的后来发威。今年前10个月,北汽累计销售电动车仅2025辆,但其11月份单月销量就达1744辆,环比大增150%。

破局者现身?

比亚迪秦近来备受争议。这款进入政府补贴名单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达到12928辆。从目前上海排队购秦的人数来看,若非比亚迪电池产能受限,实际的销量成绩还会更好。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局面难开的背景下,比亚迪秦的表现堪称一个“破局者”,然而,包围这个“破局者”的并非全是赞誉,还有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该不该给秦这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提供补贴。有人质疑绝大部分买秦的消费者,90%的时间都在用油,却享受高额的新能源补贴,在“一照难求”的上海甚至还能获得免费牌照。

因成本高昂,一辆新能源汽车与同级别汽油车的价格差在10万元至20多万元不等,若能享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至少可补7至10万元,此外,在上海这样“车牌”紧俏的城市,一个牌照的竞拍价平均超过7万元,因此,对于享受免费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性价比又高了7万元,几乎与同级别汽油车无异。

这是比亚迪秦能在上海热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秦还有能使用汽油的便捷性,避免了因电量告急抛锚路边的窘况。

尽管是在种种外部利好的助推下,比亚迪秦才得以“破局”,但这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只有当足够多需要充电的汽车在道路上运行的时候,充电设施的扩建才能有足够的动力。

另一款市场上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北汽纯电动车E150EV的市场破冰,除了政府补贴的大力支持外,企业也下了血本。

8月份以来,北汽逐渐在全国各地开展E150EV“十城千辆1元体验”试驾活动,很多人正是通过3天的亲自体验才对这款产品有所了解和认可。

除了提供体验,北汽还割自己的肉打价格战,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实施5.1万元环保购车奖励基金。一辆北汽E150EV,原本售价23.08万元,经过4.75万元的国家补贴和相对等的地方补贴,再加上厂家的奖励,最终售价可降低到8.48万元。

此外,北汽还为购买其纯电动车的用户提供免费充电桩安装服务,甚至负责帮业主协调物业。

目前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破局者”们远没有真正破局,只有当政策退坡之后,这些产品依然能有足够的市场吸引力,才能称得上是“破局”。不过,至少在这个契机下,一些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政策补贴的时间窗口,实现未来更大的突破,依然考验着这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探路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