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车市场 里程焦虑如何破解(2)
不过依照《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而截至目前,这一目标刚完成不到一半。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逐年退坡同样为车企敲响了警钟。有关部委的通知规定,2016年至2020年期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
“目前来说,车企都还是在亏本卖车。一旦补贴力度减弱,成本仍处高位的新能源车企将迎来更多挑战。”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赵景光告诉记者,以乘用车为例,一款新能源汽车仍高于同级别汽油车10万元左右,算上补贴后不少消费者仍会觉得不便宜,此外,目前新能源车仍未达到大规模化的生产,电池等零部件仍依靠国外技术,车企距离盈利仍有距离。
对此,许艳华表示,着力降低成本应该是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要靠在市场上打拼确保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过度依赖政策。
“超级电池”或破里程焦虑
“电量一少于50%,我就开始担心。”不少车主开上新能源车后,都有着这样的里程焦虑。目前多数新能源车车型的续航里程多集中在10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充电设施方面,一些车主所住的小区难以安装充电桩,而公共充电桩布局仍有限。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电池,包括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镍钴铝酸锂电池(钴酸锂电池)、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以日本汽车为代表的锰酸锂电池。
石墨烯电池成为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寄予厚望的“超级电池”。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电池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新一代特斯拉电动汽车将实现续航805公里,对此业内普遍猜测其背后秘密武器就是石墨烯电池技术。
近年来,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工作,企业也开始推进石墨烯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例如,2011年11月,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将生产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烯。2012年4月,大连丽昌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全自动石墨烯负极材料生产线,年产能达300吨。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介绍,目前国内对石墨烯电池的研究进展顺利,一些高校研发团队和深圳的企业进行合作,预计2015年上半年就可能实现量产。
美国蓝石科技首席执行官赖中平介绍,石墨烯电池技术在短期内可实现锂离子电池20%的容量提升,在3年至5年内或能将容量提升50%。此外新技术还能成倍缩短充电时间,可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行驶500公里以上,推动电动汽车更广泛进入家用。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