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纯电动物流车市场前景可期

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新能源轿车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不足,续航能力有限;新能源公交客车更换成本较大,过度依靠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支持,运营企业积极性不高等等。

新秀次第崛起  中国纯电动物流车市场前景可期

      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来再次升温,关注度与销量均节节攀升。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细分市场,纯电动物流车也借着政策利好扶摇而上,不仅市场推广上取得突破,大单频现,各企业也纷纷推出纯电动物流车型新品。 

      在政策利好不断和市场需求渐强的驱动下,纯电动物流车或许将迎来新的春天。

      借新能源汽车东风获中央政策扶持 

      最近两年,中央为推广新能源汽车而制定的优惠政策密集出台,纯电动物流车市场作为其中大有潜力的一支生力军也受益匪浅。 

      去年9月,交通部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 

     其中,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京津冀地区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更是要达到不低于35%的比例。 

      而针对城市物流配送这一重点领域,《意见稿》给出了五方面较为具体的政策扶持。 

      第一,明确了推广数量目标,指出2020年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应达到5万辆。 

      第二,要求地方政府在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上,对新能源城市物流运输予以优先考虑。《意见稿》提出,在规划建设城市配送中心时,要根据需求配建快速充换电设施;对现有的城市物流配送场站,符合配建条件的,结合实际需求,加快建设完善充换电设施;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 

      第三,完善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的运营政策。《意见稿》要求,城市物流配送车运营权要优先授予新能源汽车,并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程度高的交通运输企业倾斜或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企业;此外,对新能源汽车不实行限行或购买约束政策,对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运营权指标不实行总量控制,并且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融资租赁经营企业,推行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整车租赁,降低交通运输企业一次性购买支出。 

      第四,对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的安全运行做出了规范。《意见稿》还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监控,以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运营监控平台为基础,在新能源物流配送车辆上全部安装实时监控装置,对车辆运行技术状态、充电状态、电池单体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并建立车辆运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系统,为其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第五,加强了城市物流配送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并将推广情况纳入考核体系。《意见稿》明确要求,研究制定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技术准入和退出的标准规范、车辆和特有部件(电池等)维修服务规范等,建立完善使用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同时,每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与相关补贴资金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