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供不应求 呼唤电池生产强国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直是广受业内关注的焦点。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一直是广受业内关注的焦点。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但不是电池生产强国。一方面,国内电池企业上百家;另一方面,能给新能源车企配套动力电池的企业不足十家,可谓屈指可数。在去年和今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的时候,几乎所有车企不约而同地发出一个呼声:电池供不应求!
包括拥有电池厂的比亚迪都不能幸免。据报道,比亚迪新能源车在上海遭遇退货危机,因为目前上海市诸多比亚迪“秦”预订用户由于遭遇比亚迪经销商方面的变相加价、长时间提不到车的尴尬境地,在此情况下,很多预订客户纷纷退订。据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在北京五方桥北汽新能源4S店,因为电池产能不足,很多消费者也只能订车,提车上路还需慢慢等待。
在有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一些新能源车企开始筹划投资自己的电池厂。这样不但将动力电池这一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核心零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中,还避免了目前广为存在的“做车的不懂做电池的,做电池的不懂做车”的弊端。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认为,新能源车企投资电池厂并非不可以,但考虑自身的战略方向和重心,对于有资金有实力的车企,完全可以投资电池厂。
三种模式
目前,新能源车企对动力电池的控制方式大致有三种:拥有、参股和采购。对拥有电池厂的车企,像比亚迪、韩国现代集团等,特斯拉在美国正计划修建自己的电池厂。因为比亚迪一直生产手机电池,故而有比较好的电池生产基础和技术,目前比亚迪旗下新能源车型所使用的电池均为自产的磷酸铁钴锂电池(也称铁电池)。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表示:“为保证新能源汽车订单的及时交付,比亚迪正在进行扩大电池产能的计划。”
参股电池厂的新能源车企有北汽新能源和上汽等。以北汽新能源为例,自从2013年由独资公司转为股份制企业后,北汽新能源开始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联姻”。Atieva、西门子、SK、ATL——北汽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尖端技术通过合资、收购股权等方式纷纷纳入麾下。尤其在电池方面,北汽新能源分别与韩国SK集团和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公司ATL成立合资公司。另外,北汽新能源还持有普莱德电池公司24%的股权,此公司主要生产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等。
最后一种模式相对更多一些,即直接向电池厂采购电池。如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采购天津力神的18650三元锂电池,奇瑞、众泰采购万向公司电池等;同时很多国外车企也采用这种方式,如特斯拉、大众和丰田目前都在采购松下公司电池;宝马和克莱斯勒采购三星SDI公司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尚未市场化的长城汽车,也已经同韩国电池生产商LG化学签署协议,后者将为长城自2017年起批量供应超过20万套装配于混合动力车型上的电池。
利弊分析
尽管国内新能源车企各有各的选择,但通过记者的了解,他们对于这些模式并不排斥。江淮汽车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向记者表示,目前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不是很大,江淮新能源乘用车方面还将会通过采购方式获取动力电池。未来,如果新能源汽车销量有突破,江淮汽车不排除投资电池厂的计划。广汽传祺副总经理古惠南告诉记者,传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通过和电池厂共同研发,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未来如果新能源汽车上量,也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投资电池厂。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