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供不应求 呼唤电池生产强国(2)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向记者表示,现在国际大型车企都是通过选择跨国电池供应商作为配套商来获取动力电池,独立生产电池的车企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向记者表示,现在国际大型车企都是通过选择跨国电池供应商作为配套商来获取动力电池,独立生产电池的车企少之又少。殷承良认为,造成这个现象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车企都看好电动汽车,但对电动汽车销量爆发的时间点难以估计,而电池厂投资较大,会占用大量资金,如果时间点把握不准,对企业的影响较大;第二,动力电池不同于电化学体系的电池,生产设备几乎不能通用,现在电池技术突飞猛进,如果未来电池体系发生变化,而自己投资错误,对车企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车企对投资电池厂都比较慎重和犹豫的原因。”殷承良说。

  对于车企的犹豫,张志勇认为是车企对于自身战略方向和重点考虑不清导致的。他表示,如果投资一个电池厂,对车企产品的竞争力有比较大帮助的话,对于有实力有资金的车企,应该作为长期战略目标去实现。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7万余辆,还远未到爆发的时候,从长远看,锂电池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的主要来源。“在新生事物刚刚出现之际,需要的是能够承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如果一切都已经明了,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张志勇说。

  未来难料

  因为电池的未来并不确定,所以一些已经涉足电池厂的公司开始为电池的去向找了多种出路。如特斯拉公司,在生产纯电动跑车的同时,还推出两款分别用于家庭和企业的电池组产品,正式加入储能市场。有分析认为,如果未来对汽车的需求量变少的话,特斯拉将进入新的产业领域,而售卖电池的这一举措可能就是其进入新领域的入场券。今年5月,比亚迪携最新研发的家庭储能系统MINI ES参加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殷承良表示,如果一家车企投资电池厂,对于电池的销路不能只有一手准备。如果产能爬升很快,而市场暂时没有同步跟进的话,就需要为电池寻找新销路;另一方面,电动汽车使用过的动力电池回收以后,特别适合作为家庭储能电池使用,如果拥有电池厂,车企在这方面可能还会有新的盈利机会。

  在思考投资电池厂的同时,另一种新能源路线也必须被考虑进来。近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向记者表示,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国际大汽车公司,已经从车的角度将燃料电池商业化全部解决,技术上已经完全突破。这就让我国车企投资电池厂更多了一层顾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是“纯电驱动”,但这并不是说要“纯电化学电池驱动”,如果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进一步下降,我国现在的电池研发恐怕就会走一个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