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背后的技术隐忧
当年,《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戏言:“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让电影院中的观众乐得心照不宣。如今,10年过去了,如果黎叔再次抛出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就会变成“健康”。
进入年底,各行各业纷纷开始了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即将结束的2015年,绿色也许很合适。刚刚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北京的雾霾,都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环保问题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车市中也经历了风头无二的一年。在风光的背后,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有车企的不懈努力,但也有低速电动车的冲击,以及基础设施缺乏和补贴退坡的困扰。2016年,新能源车市场依然要“且行且珍惜”。
政策推着新能源市场“一路小跑”
在12月17日商务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谈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时,用“快速发展,形势喜人”这八个字来概括。
据统计,今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8.71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55万辆,同比增长3倍;1~10月全国累计销售17.11万辆,同比增长2.9倍。
这样的数字,无疑是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佐证。在沈丹阳看来,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家政策对路,二是企业技术发 展,三是客户观念更新与转变。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政府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政策就不断推出。各部委在购车补 贴、税费减免、金融支持、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建立了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购买、使用到监管等各方面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即将告别2015年之际,为保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中国政府继续发力。12月16日,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 电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该《通知》明确,奖励标准根据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确定,推广量越大,奖励资金越多。
在政策的鼓励下,饱受拥堵之苦的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走在前列,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以北京为例,据悉,明年北京新能源车摇号指标将从 今年的3万辆增加至6万辆,不摇号,不限行,免购置税,享受两级政府补贴。同时,普通车摇号指标将进一步压缩;有关交通拥堵收费的政策也可能提上日程。
群雄逐鹿新能源车市场
在政策推动下,企业生产新能源车的热情也非常高涨。其中,表现最好的莫过于上汽、比亚迪、吉利和长安。
以上汽为例,11月底在广州车展推出“中国首款新能源中高级轿车”荣威E950后,上汽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实现从A00级车到B 级 车、从纯电动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再到燃料电池车全覆盖的汽车企业。其中,不论是插电车型荣威E550,还是纯电动的荣威E50,都是细分市场的品质标杆。
出色产品背后是技术的支撑。“上汽开发团队在EDU(智能电驱动单元)方面递交了147项专利申请,其中有30项已获得授权,6项国际专利 中也有2项获得了授权”。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告诉记者,如今,上汽集团已经掌控了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电池、电驱、电控的“三 电”核心技术,还具备全球领先的BMS电池管理系统。
在技术驱动的战略推动下,上汽新能源在明年起将迎来新产品的爆发年。未来5年,上汽集团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新产品,力争到2020年达到60万辆的销量目标。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