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五年将出现颠覆式变革
2015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个年头。基于此,十三五规划也将呼之欲出。那么,作为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的汽车产业,将会在未来的五年之中发生哪些变化?又有哪些现象需要特别给予关注呢?
新能源汽车比例大幅度提高
2009年,中国开始推行新能源汽车试点推广,先是商用车,后来拓展到私人乘用车市场。但是,直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才在密集出台的政策刺激下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共计销售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74763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交付量达到29715辆,几乎是上一年销量的9倍,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 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去年共生产了84000辆新能源汽车,相当于过去五年总产量的四倍。
可 以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爆发的前夜。很好的一个市场例子就是北京市已经开始在中心市区实质推动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在出 租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将发生巨大的市场效应,这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品质与技术安全、性能方面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市场推动的条件。
展望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必然向好。年度产销规模将至少超过上百万辆,甚至高达数百万辆。这是因为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障碍将获得根本性的解决。因为初步建成的充电设施网络将使得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
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处于技术、品质、性能基本满足消费者驾驶需求的程度。而在未来五年的时间中,续航里程的困难将得到更大的突破。理论上续航里程500公里、实际续航里程300公里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标准配置。而续航里程300公里将完全可以满足一个消费者中短程出行的需要。
基于此,中国将出现行业领先的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能源骑单车是中国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将有可能逐渐成为现实。
厂商经销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厂商经销体制仍然是一种生产企业完全处于垄断和控制地位的状态。但是,未来五年,这一垄断体制将被打破。立体化的多种经销形式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常态。
首先,经销商将不再是单纯的4S店形式为唯一的经销方式,经销商将通过汽车超市、汽车电商平台、线下销售店铺等方式来实施新车销售。同时,经销商将不再是完全依赖于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承受企业,经销商将通过多种售后服务功能的提供来丰富自己的营业收入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