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接地气又要做高端 特斯拉要走“中国特色”道路(2)

朱晓彤:关于销售的问题,放在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下看,我们不觉得这是特例。经济的缓行对消费市场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这是一个大形势。但是我

朱晓彤:关于销售的问题,放在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下看,我们不觉得这是特例。经济的缓行对消费市场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这是一个大形势。但是我相信的是,中国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市场,我们是非常有信心在这继续做下去的。一个短期内的数字上的没有达到预期,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好。

我们觉得在中国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非常萌芽的状态,我们又是一个新的产品。特斯拉在美国已经存在十几年了,在当地培养出了很多忠实的消费群体。而且我们出生地在硅谷,高科技的源头,基础是非常好的。但在中国我们确实需要教育市场。

电动车这个链条是很长的,只说是电动车的话,大家还以为是两门的电瓶车,有时候又把我们跟国产的、瞄准不同人群的产品来比较。这对我们来说不是特别有利。我们实际上是跟四门的高端轿跑车(包括传统能源的四门高端轿跑车)进行竞争。

您最近接受采访时提到特斯拉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如何理解?2014年特斯拉跟天猫的合作引起总部的不满,那2015年特斯拉总部对中国市场在营销上的创新会不会放宽?

朱晓彤:我说中国特色的道路时,有媒体哑然失笑,感觉特别像官方的说法。其实这有几个含义:

第一,我们针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群体推出特定服务。比如在中国推出了免费的充电桩安装服务,这也是总部层面对中国市场的支持;新订购和新交车的车主可以获得一个便携式的充电器;同时我们在成都还最新开展了二手车置换业务,二手车置换业务覆盖了中国四个城市。

第二,我们要研究最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关注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当然是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刚才您提到的双十一,我们其实有几个原则是没有变过的,第一是直营,第二是纯电动的技术路径。原则问题从来不会因为什么挫折就怀疑我们的原则,从来没有。我们在中国也会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也会更多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听取反馈。我们会通过销售、交车、网上平台的意见收集等这些方式,赶紧收集中国市场对这款产品的意见,直接转化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我们在中国的产业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跟政府和产业密切合作,甚至争取更多第三方力量的支持,不能单打独斗。

具体怎么打造高端豪华的品牌形象?毕竟特斯拉是一个创业公司……

朱晓彤:特斯拉没有做过什么付费推广,更多是口碑营销。让我们的车主作为体验者来替我们宣传这个产品。这也将是我们未来坚持的一个方向。我们也会利用好新媒体的资源跟他们沟通合作,包括像这样的沟通,让你们帮我们教育这个市场。

我们前几天在北京亦庄做了媒体开放日,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我们把车拆了,让大家看里面的工作组件,讲解工作原理。这个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类似的投入不太大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启动开始做了。

我们2014年的产量是35000辆,我们在全世界要把这些车卖出去,没必要像每年卖几百万台车的企业那么投入(资金)。现在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营销投入,都是跟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相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