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乱象:市场销售不佳怪谁?
电影中,“钢铁侠”利用钯元素开发出了新能源并将其运用到了机械和制造工业中;现实中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利用电力正在谋划一场新能源汽车的革命。在一年前,特斯拉大刀阔斧的进入了中国市场,但马斯克当初绝没有想到,一年后特斯拉在中国,非但没有站 稳脚跟,还被充电、毁单等问题所累,市场推广停滞不前。
根据特斯拉第四季度财报,特斯拉本季度共卖出Model S电动汽车9834辆,但该公司这一季度中的出货量需要达到1.1万辆,才能完成全年的出货量目标。这并不是特斯拉的销量第一次未达预期,在第三季度 Model S电动汽车出货量为7785辆,同样未能达到公司此前预期的7800辆。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上月特斯拉在中国仅卖出大约120辆Model S,远低于特斯拉的目标,而马斯克还曾预期中国销量最早在2015年就可能匹敌美国销量。
在整个2014财年,特斯拉汽车的营收为31.98亿美元,高于2013财年的20.13亿美元;净亏损为2.94亿美元,相比2013财年的净亏损7400万美元有所扩大;每股亏损为2.36美元,相比之下2013财年的每股亏损为0.62美元。
现实给了马斯克一记响亮的耳光,他在内部邮件中提到,如果他们(特斯拉大中华区高管)“没有走上通向长期现金流的明确道路上”,将解雇他们或者 降职。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一年的时间里,先是郑顺景于去年3月底离职,而后接替他的吴碧瑄也于去年12月份离职。在上周,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 CMO金俊也已经从特斯拉离职。
一年之内,特斯拉大中华区三位高管出走,马斯克对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态度可见一斑,频繁的更换掌门人也能感受到马斯克在中国市场拓展上的无能为力和焦急的情绪。不过,特斯拉在中国的问题还真不是通过换帅就能够解决的。
特斯拉在中国的“坑”
特斯拉的销售模式是这样的:顾客只要交付15000元人民币的定金便可以通过官网或门店预定,特斯拉根据用户的预定需求安排车辆生产。从模式上看,特斯拉按需生产的模式避免了库存,从而省掉了中间代理、销售商的介入,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利润空间。
不过高利润是和高风险捆绑在一起的。从预定到交付用户使用的周期,早期需要10个月,目前需要4个月左右。这么长的时间里,足够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能花60-100万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也不会在乎那15000元的定金。
为了证实上述情况,新浪科技专门走访了特斯拉线下直销店,当新浪科技以顾客的身份表明来意之后,负责接待的销售人员称,“如果您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定制需求的话,我们现在可以按VIP的标准为您提供现车,不用等那么久”。
当该销售人员被问及,为何在没有库存、按需定制的模式中会有现车,销售人员坦言,这部分车主要来自之前客户退订,许多客户交了定金但最终并没有完成订单。
随即,新浪科技又在一个特斯拉交流群中,采访到了一位已经交付定金但最后毁单的用户。他向新浪科技表示,自己在所住的小区拥有固定车位,但小区物业不允许安装充电桩,“总不能在家里专门拉根线专门用作充电,跟电动车似的”,该用户调侃道。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