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搅动汽车后市场 万一实现了呢!(3)
“挖疯了,”他叹了口气说,“现在从BAT随便出来一个人,哪怕他就是一个产品经理,跟你谈都希望是合伙人,自我预期太高了。”让他纠结的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合伙人这个身份在团队中的标志性意义。“如果招一个职业经理人,三个月之后走了这个蛮正常,如果走的是合伙人,这就是重大的人事震荡了。”
线下之痛
同样是搭上互联网这班车,但车蚂蚁选择了难度系数更高的玩法。这跟作为创始人的李立恒的性格有关,他自称是一个冒险主义者。
车蚂蚁不是从做某个细分业务(上门保养、快修等)切入做具体快修业务,而是把自己定位为类似于大众点评和携程这样的平台型公司,在网上集客的同时,整合线下快修门店,为线下门店导流。2013年10月,车蚂蚁拿到晨兴创投200万美元A轮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几十万家汽车修理厂,看起来,车蚂蚁只要能有足够大的流量,并将流量与门店对接成功,一家成功的后市场创业公司就会应运而生。2013年车蚂蚁提出的目标是实现100万会员,10000家服务商。
但当订单落地时,他发现没有这么简单。类似于大众点评和携程这样的模式在汽车后市场根本行不通。一个主要原因是,跟餐馆和酒店相比,已有的汽车快修店大部分不可用。“我们花了大量的成本去给这个商家带来一个订单的时候,会发现每一个订单用户享受到的不是惊喜而是痛苦。”回忆起来,他仍旧心有余悸。车主本来希望通过车蚂蚁这个平台找到可信赖的店,但现实中却落差很大,80%-90%的用户到店后都会心灰意冷。
那段时间车蚂蚁品牌的可信度也遭受了很大质疑。“我们很吃力,也不敢推广,因为上的量越多,伤害越多。”他说。
有了前车之鉴后,李立恒开始调整策略,换了个打法,类似于当年淘宝发展个体户。用他的话说,就是“拉了一帮社会的义士,这些技工干了五六年,想要个人创业没机会,有一身武艺没地方使。加入车蚂蚁,你的店根本不用开在豪华地段,也不需要开大,只需要一百平方米、四个车位就够了。你不用拉客也不用接客,你只管干活,我绝对把单子填满。”
在发展目标上,车蚂蚁也更加务实,2014年的会员数量目前是10万个,而线下门店只要50个就够了。之前在北京的布点也已经撤销,集中兵力主攻杭州一个城市。
而在距离杭州约200公里的上海,一场由上汽集团发起的攻势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地上演。
10月份,上汽集团酝酿了一年多的A车站发布。A车站集网络销售和快修快保连锁门店、综合维修站于一体,有媒体报道称,A车站所包含的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而且全部为直营。不过上汽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对本刊记者透露,实际不止这个数。“汽车后市场一定轻不得。不耕耘就别想收获!”他说。之所以采取直营,而不是其他快修品牌的加盟连锁方式,是“为了保证线上和线下服务的一致性,更加关键的是对线下服务质量、标准的可控度。必须这么做!否则死路一条!”
李立恒倒没这么悲观。在他看来,理想是丰满的。平台型的公司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中流砥柱,并决定行业的最终形态。未来五年内在汽车后市场领域至少会出现三家估值在30亿-50亿美元的O2O平台。
但现实仍然骨感。虽然常有某创业公司被资本追捧的消息传诸网络,但跟网站、汽车流通领域相比,汽车快修行业的资本化只能算是刚刚启动。多数创业公司仍是刚完成首轮融资的状态,击鼓传花的游戏并未达到高潮。
“现在所有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公司都很难,僵局没有打破。”李立恒说,“如果有孙正义这样的投资者,汽车后市场这个领域早就烘起来了。”
渠道之争
对绝大多数投资人来说,成为孙正义的门槛太高了。
“我们是一家小公司,是基金行业的小土豆。”菁葵资本合伙人康炳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从团队规模来看,2012年刚刚成立的菁葵确实不大,只是个位数。他还把菁葵定义为一家非典型的投资公司,原因是菁葵只专注于汽车后市场投资,成员也都是咨询和连锁背景出身,而不是高大上投行出来的。
2013年,菁葵成为汽车零配件渠道商康众的A轮投资方,康众也是菁葵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项目。
在康众身上,菁葵看到了中国式NAPA的影子。目前康众在全国有十几个分拨中心,100多家门店,这个数字还将持续增加。凡是有康众门店覆盖的地方,可以实现1小时送货。康炳华希望菁葵能帮助康众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至于这个系统可以带来什么改变,曾经在沃尔玛工作过的他并不陌生:“能准确知道每个商品的库存,怎么补货,资金流怎么运转。”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