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董扬:电动汽车发展六大问题要厘清(2)

第三个问题,开展电动汽车城市试点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应该不是在这些试点城市借势形成引领当地经济发展引擎的电动汽车产业,这在本文的前面部

第三个问题,开展电动汽车城市试点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应该不是在这些试点城市借势形成引领当地经济发展引擎的电动汽车产业,这在本文的前面部分已有论述。其次,也不可能充当减少当地机动车排放污染的主力。因为在当前补贴试点的条件下,电动汽车的数量不可能太多,其节能减排效果也有限。推广一万辆电动汽车代替达到国四、国五排放标准的汽油汽车,其减排PM2.5的效果仅与淘汰二三百辆农用车或黄标车相当。

在全国开展电动汽车试点城市的目的,应该是跟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步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动汽车市场,促进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促进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发展、动力电池和电机的发展、电动空调等“小三电”的发展、有关元器件及材料的发展、充电设施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发展。此外,还包括提高全员绿色出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因此,降低当地机动车排放的重点,应是淘汰高排放的农用车和黄标车,用电动汽车代替柴油公交车和出租车。

第四个问题,汽车生产企业应该不应该紧跟政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是有形的手,而市场规律是无形的手。企业应该更重视市场规律、产业发展规律。

一些企业在解读政府政策时,把国务院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确定纯电驱动为战略方向,解读为国家只支持纯电动汽车,不支持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发展,因而忽视这个方向。这是极端错误的。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多次讲过,在国家规划中强调纯电驱动,对规划中定义的新能源汽车明确补贴,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需要补贴。而且新能源汽车高度依赖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规划实施。对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政府同样重视,为此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新车油耗百公里5升的节油目标,希望企业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节能的最重要技术给予重视。可见,企业应该首先从市场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做好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其次,解读政策也应该全面解读,不应该只看到补贴。

第五个问题,发展电动汽车在现阶段应该注重国际竞争、还是国际合作?

从世界局势看,现阶段发展电动汽车应该是以国际合作为主流。美国的市场开放是丰田公司混合动力成功的重要因素;欧洲由于动手晚,动力电池基础比较弱,采取了积极与亚洲合作的态势,包括奔驰与比亚迪的合作、宝马与丰田的合作、博世与三星的合作(最近已停止);韩国三家排名世界前列的电池企业都在中国设厂生产;而在合作方面一直偏于保守的日本企业,也有丰田与宝马合作,日产与东风汽车公司的合作。而我国发展较好的电机、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也都是进入国际配套,因而紧跟世界技术发展步伐的企业。

之所以国际合作是主流,是因为从宏观上看,电动汽车尚处于战略发展阶段而非利益竞争阶段。从技术和产品层面看,技术发展快,未进入稳定阶段,现有产品——无论是电池还是整车,都是两年更新、五年换代。因此,以合作换取技术进步远比竞争更重要。

当然,合作并不意味着不考虑竞争,而是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竞争。我们从竞争角度出发,提出了外资设立电池生产企业必须与中国企业合资、而且股比不能超过50%的要求,意图是外资设厂要带动中国电池的发展。但是,已有不止一家外国公司采用与中国非电池资本合作的方式轻松绕过。

第六个问题,怎样看待电动汽车?从何角度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