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不是“伪环保” 减排效果货真价实
为促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以推动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去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5048辆,比2013年增长2.1倍。
随着纯电动汽车在国内的迅猛发展,针对中国纯电动汽车“零排放”等环保光环的质疑也伴随而来。主要的质疑包括:由于中国电网发电结构主要由燃煤电厂构成,而该发电方式具有较高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因此中国纯电动汽车所需电力并不清洁,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仅仅是把机动车污染排放从道路转移到电厂,并非“零排放”;纯电动汽车,尤其是驱动汽车所需电池的生产环节及电池报废处理涉及环境风险。为此,有人将中国纯电动汽车斥为“伪环保”。
究竟纯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效果如何?笔者将从纯电动汽车在节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降低细颗粒物(PM2.5)排放的角度,结合国际研究成果,对中国纯电动汽车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节能环保效果做一简要分析。
一、纯电动汽车具有显著的油耗替代效应
由于纯电动汽车的驱动动力来自于电力,而非石油,因此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仅在电力生产环节、电池及整车生产环节涉及少量石油的消耗。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显示,相比汽油车,美国纯电动汽车单位行驶里程可减少95%以上的石油消费量。考虑到中国的电网结构以及一次能源开采利用的效率,中国纯电动汽车相比汽油车的单位行驶里程石油消费削减率也在95%以上。
对于纯电动汽车显著的油耗替代效应以及对加强石油安全的积极意义,国内外研究机构均未有异议。
二、充电电力来源决定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效果
影响纯电动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煤电比例和纯电动汽车相比汽油车的驱动能量转化效率。大量文献研究结果表明,与汽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能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潜力,主要取决于充电电力来源。风电和水电等清洁电力占电网比例越高、煤电所占比例越低,减排潜力越大。2012年,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对纯电动汽车使用美国各州当地电网电力情况下,相比汽油车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做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在以煤电为主的美国中西部地区,与汽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也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在西部大量使用水电等低碳可再生电力的地区,纯电动汽车相比汽油车具有非常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为说明以上两个因素对中国纯电动汽车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情况,笔者应用GREET模型,基于2015年中国汽油车油耗标准为每百公里6.9升汽油,以及现有纯电动汽车相对现有汽油车具有大约3~4倍的能源转换效率的情况,并考虑到纯电动汽车及汽油车的零部件生产、组装与报废,相应车用燃料生产、运输与使用等环节,绘制了中国纯电动汽车相比汽油车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图。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