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骗补”乱象丛生 政府重拳出击意欲何为?(3)
2015年,全国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地方政府赤字5000亿元。经济新常态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早已占据着不菲的投入。
尽管目前已经施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机制,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看来,政策补贴依旧“太高”。“这样高的补贴不仅导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完全是政策驱动,市场化不强,还诱发了一些企业的骗补现象。”1月24日,杨裕生在2016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如是说。
未来,即使按照每年25%的比例退坡,这仍将是巨大的财政支出。而需要投入多少财政资金作为补贴,也是受每年的产销量、车型构成和每年的补贴标准影响。
杨裕生认为,“补贴过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质量和效益不高的第一个原因。”如果“骗补”行为不被肃清,新能源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风波将会愈演愈烈。
专家共话“骗补”乱象 新能源行业整顿或至
“出现骗补,这是政策制定之初始料未及的。”
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也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欲言又止。在他看来,政策漏洞一定要修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定要避免。
早在2015年8月,鉴于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骗补情况的严重性。19位院士向国务院联名上书,痛陈长期高额补贴不利于有效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直言车企追逐补贴最高的纯电动客车,大部分补贴成了企业的超额利润,而且导致客车、专车领域的违规骗补现象严重。
“未来中央财政将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补贴。”
杨裕生等19位院士已联名向国务院上书,建议设定补贴总额上限为1000亿元,以市场驱动取代政策驱动,以积分制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序发展。这就意味着,靠政策拐杖支撑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尽快掌握独立行走的能力。
“我国(电动车)的技术没有过关,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销售规模,是政策驱动的结果,不完全是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特别是在和主流燃油车相抗衡的领域,政府补贴起了很大作用,如果政府补贴马上撤掉,基本上就完了。”陈清泰的担心在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产能扩充上,而不是对技术的提升上。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