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世今生:错失两次成为主流的机会

没人会怀疑电动化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潮流,但这股浪潮并非今天出现。事实上,在汽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电动汽车曾有两次机会成为主流,走入寻常百姓家,但都抱憾错失。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这句话用在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上贴合不过了。

没人会怀疑电动化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潮流,但这股浪潮并非今天出现。事实上,在汽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电动汽车曾有两次机会成为主流,走入寻常百姓家,但都抱憾错失。

》1834年,电动汽车诞生

许多人知道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不过在奔驰的内燃机三轮车出现之前,电动汽车就已经诞生,而且比奔驰大了不止一个辈分。

电动汽车前世今生:错失两次成为主流的机会

△1886“奔驰一号”三轮车

早在1828年,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nyosJedlik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这算是电动汽车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汽车诞生于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Davenport)之手,采用直流电机驱动,那一年是1834年,比奔驰早了30多年。托马斯先生因此也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

电动汽车前世今生:错失两次成为主流的机会

△首辆电动汽车更像是一辆“板车”

》1859年,可充电电池出现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噶斯顿·普朗特(Gaston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后,电动汽车在欧美地区的人气逐渐高涨,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巅峰,销量一度超过燃油汽车。

“它经济,不排放废气,是理想的交通工具。”——这是1911年《纽约时报》对电动汽车的评价。

电动汽车前世今生:错失两次成为主流的机会

△正在充电站充电的电动汽车

》1896年,“换电”模式发明

创新的商业模式也随之出现。1896年,美国的HartfordElectricLight公司就推出更换电池的服务,买家只买下车辆,但不包括电池,然后在使用时交付充电及保养费。这一项目帮助电动汽车车主行驶了600万英里的路程。

这,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换电”模式了,它比特斯拉的换电方案可是早了100多年。

电动汽车前世今生:错失两次成为主流的机会

△美国着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是电动汽车的坚定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