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上演“死亡竞速”产能扩张隐忧初现

我国汽车行业产能情况在2013年是最高点,汽车产量将近300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84%,但是在2014年产能下降将近4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下降了将近10%。

汽车业上演“死亡竞速”产能扩张隐忧初现

汽车行业成为今年3·15晚会曝光率最高的行业。

201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9415件,其中汽车相关投诉26251件,在整个商品大类中排行第三,仅次于通信类和服装产品。在针对汽车的投诉中,质量问题占10230件,合同和售后问题分别达到6104件和4111件。

在汽车质量投诉攀升的背后,是汽车产业竞争逐年加剧,前几年的汽车产能大扩张正在将汽车产业拖入产能过剩的泥潭。

从近几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汽车行业一直是处在供过于求的状态。

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乘用车整体产能已达2306万辆,产能利用率为66.39%;2013年中国汽车产能为2914万辆,全年汽车销量为2211万辆,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4%,其中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只有65%,已低于70%的安全线;2014年末国内汽车产能达到2586.56万辆,产能利用率为76.3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产能情况在2013年是最高点,汽车产量将近3000万辆,产能利用率达到84%,但是在2014年产能下降将近4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下降了将近10%。

“其实,2014行业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较好水平,其中乘用车行业与宏观经济相背离而仍然保持了10%左右的良好增速。”中研普华研究员范银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范银鑫分析,2015年汽车产能或达4000万辆,这相当于比2014年多生产将近1500万辆,而2014年产能利用率才76.34%,这么说来,2015年我国汽车销量目标是4600多万辆,在产能利用率70%安全线的条件下,销售将近3220万辆。

陷入产能过剩困局

范银鑫分析,规划产能要释放出全部的潜在生产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年增加。而这种逐渐的产能释放,并不一定在开始阶段就成为过剩。而且产 能利用率在每一家企业都不是百分百的。只有汽车产能过剩,汽车市场才能成为一个买方市场,企业才能真正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诉求。只有产能过剩,才能让汽车 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开始,这种真正的竞争,才能让企业更关注销售以外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