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出成共识 2020年新能源汽车能否叫板燃油车?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几方面利好都是政策性的,由政府牵头带动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然而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还面临诸多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和车市整体形势的变数。

补贴退出成共识 2020年新能源汽车能否叫板燃油车?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持续的补贴与政策扶持下逆势上扬,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但在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机制也同步启动。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纯电动汽车补贴可能在2020年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出既是其真正市场化的必经之路,也能为当下的新能源热潮降降温。但是,202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真的能与传统汽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近两年中国车市增长速度日渐放缓,传统汽车市场除了SUV与MPV以外都弥漫着一股颓丧之气,新能源汽车却在持续的补贴与政策扶持下逆势上扬,成为中国车市有别于全球其他市场的一大亮点。但在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机制也同步启动,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纯电动汽车补贴可能在2020年取消,彼时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电耗也将降低20%。

  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出既是其真正市场化的必经之路,也能为当下的新能源热潮降降温。但是,2020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真的能与传统汽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吗?仅仅是政策与补贴的变化,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补贴退出成共识

  纯电动汽车补贴或将五年后取消的消息,是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日前的“大变革下的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

  “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十三五’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目前已经通过国家科技专家组的总体战略规划布局。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目标是百公里电耗降低20%;产业化后,续驶200——250公里的小型纯电动轿车,取消补贴后可以与燃油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欧阳明高表示,“目前国家补贴还偏高,所以必须要到2020年使电动车达到跟传统燃油车竞争,这个传统燃油车竞争不是初次的购买成本,而是包含了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因为从目前来看,使用成本方面,电动车相比燃油车要省很多。”

  在此之前,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透露过,2020年或将是纯电动车取消补贴的时间“窗口”。

  有业内资深专家也向记者分析,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国家以补贴方式扶持新兴行业的持续时间不会超过十年,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点燃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化推广的星星之火,2008年被业内普遍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此后的两年纯电动汽车逐渐被定为新能源汽车的正统发展路线,相关的补贴和政策扶持也随之源源不断,从这几个时间节点来看,纯电动车补贴取消定于2020年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政策推广的周期和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因素,就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而言,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味靠补贴推广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发展和真正市场化。

  某交通行业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分依赖补贴。部分企业贪图补贴红利,在缺乏必要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东拼西凑,一窝蜂地去做电动汽车,搅乱了市场的正规秩序,阻碍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的确,最近两年不只本土与跨国的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许多汽车行业外的企业和资本也在加速涌入这一市场,意图分一杯羹。政府一直期望提高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准入门槛,放几条有实力和创新性的“鲶鱼”进来激活整个行业,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否决了低速电动车的“转正”,且对有意进入者提出了多项要求。但事实是,不仅乐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已然坐不住,像打擦边球的知豆、备受争议的游侠电动车等也不断冒头,行业媒体已经多次呼吁应该为“过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温。

  由此看来,2020年取消纯电动汽车补贴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政府与行业的共识。

  “同一起跑线”的自信何在?

  不过,按欧阳明高的看法,到2020年取消补贴后的“纯电动车可以与燃油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一目标或许并不容易实现。

  欧阳明高说的“可以”,应该是指客观与主观两方面。从客观上来说,随着财政补贴的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对比传统汽车将不再有明显优势,是“不得不”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地正面对决;从主观上来讲,他认为届时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上下游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后,整个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低于传统汽车,“有能力”与之一较高下。

  关键就在于,在接下来的五年当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度和产业的规模化能否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在欧阳明高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0年将实现重要的三步走。“第一步是产业的酝酿期,从2008年开始的500辆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的服务领域各种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示范。第二步是产业的导入期,新能源客车、小型电动汽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投入市场,目前电动汽车的销量占到我们汽车总销量的1%左右,2015年底有望达到20万辆左右。第三步是成长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会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

  凡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先从好的方面分析,这样的“三步走”是很可能实现的。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目前这种高速增长还在持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今年虽然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但新能源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7月累计生产95530辆,销售89549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6倍;其中,7月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更是取得了同比增长3.3倍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