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汽车买“壳”造车攻上游 并购绿野汽车开始造车总动员(2)
情有独钟还是代人先锋?
据了解,在和谐汽车赴港上市打通资本通道之后,不论是和谐汽车本身还是其董事长冯长革本人,都十分希望公司能在汽车产业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可是由于传统汽车行业成本消耗太大,门槛太高,不容易进去,因此他们看上了门槛相对较低的电动汽车板块。
事实上,和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偏爱早在2014年的中报中便有所传递,称:新能源汽车将是世界汽车发展的方向,也是对传统汽车的变革,并且这一变革已经到来,公司务必抓住。
情有独钟溢于言表。但在业界看来,和谐汽车远征浙江豪购绿野汽车,有为郭台铭的富士康行使“先锋官”之意。
原来,和谐汽车在收购绿野汽车之前,曾在12月12日晚间,以每股4.73港元的价格,向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发行1.29亿股股份,总金额约6.09亿港元。而“接棒者”正是富士康母公司台湾鸿海集团,并一举占据和谐汽车10.526%的股权,跃居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仅隔半月之后,鸿海集团又一次对和谐汽车进行增资,将持股比例扩大至15%,而此时则正是和谐汽车洽购绿野汽车结果出炉的前夜。
据了解,自进入2014年,富士康在电动车领域动作频频。2014年3月,北汽宣布与富士康共同投资开发和生产制造全新一代动力电池及其系统;6月18日,富士康与北汽合资成立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9月,祖籍山西的郭台铭在太原出席第二届晋商大会时,宣称将在山西投资超过50亿人民币,利用山西丰富的能源资源,大举进军电动车产业。
此外,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也在四处寻找进入电动车整车制造领域的平台。亦曾在2014年的12月初,带领专家团队前往河南三门峡市的速达电动汽车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并达成合作意向。
可最终富士康却把钱先投给与特斯拉关系更为亲密的和谐汽车身上,即便后者没有电动汽车生产经验甚至连生产汽车的资质也没有。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这并不值得惊讶。这是因为,郭台铭对特斯拉的觊觎是众人皆知。作为世界“第一代工工厂”,早在5年前,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已为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供应零部件。这也促使鸿海集团更积极地在电动车领域布局多年,在汽车模具、线束、电池等领域已经取得成果。
而和谐汽车则在2014年的上半年就被媒体曝出:和谐汽车已“包圆”了特斯拉中国的所有销售售后服务业务。
不可回避的是,就体量而言,和谐汽车与富士康的此次“联姻”,有强强联合之意,也更多地传递出了富士康的强势主导味道,撇开一月之内的连续增资,6亿港元的投资规模也只相当于其在任一城市产业园区投资的冰山一角。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