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低速电动车:有关部委与地方政府态度不一(3)

政策解禁也不是万能灵药 针对发展低速电动车的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不要政府补贴的低速电动车,一方面民间在大量生产使用,另一方

激辩低速电动车:有关部委与地方政府态度不一

      政策解禁也不是万能灵药

      针对发展低速电动车的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不要政府补贴的低速电动车,一方面民间在大量生产使用,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相关部委步调不一致,不给‘准生证’,不让‘报户口’,这个尴尬的局面如何收场?”

      尽管在与低速电动车企业进行交流中,对于政策的解禁,企业都表示欢迎和期待。但仅从目前的情况看,政策的解禁对现有低速电动车企业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对于没有做好准备的企业而言,或许将是灭顶之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低速电动车是电动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重要分支,也能够带动电池、电机市场的发展,确实有很大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广大农村的交通问题,但是,低速电动车的安全问题、排放问题、铅酸电池的污染问题等都没有明确保障,市场比较混乱。董扬认为,汽车是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产品,和一般产品不一样,有些产品是不能随便生产随便使用的,不能有需求就生产。董扬建议,对于低速电动车,可以批准在局部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但是不能够在没有决定之前就全国大上。

      业内专家认为,即使政策解禁,新能源补贴也很难惠及低速电动车。以目前国内低速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和保有量看,如果国家向低速电动车企业提供补贴,即使单车补贴额不高,其总量也必然是巨大的。

      其次,政策解禁意味着行业将在一个较高起点上的规范化,这一起点可能超出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的现有水平。由于此前并无相关要求,目前绝大多数低速电动车企业并未对产品进行碰撞试验等测试;大量低速电动车采用塑钢而非钢制车体;很多工厂甚至仍然采用作坊式生产,产品一致性很难保证。最后,低速电动车的规范化,必然伴随着生产设备升级、技术改进,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成本提升。保险、牌照等方面规范化的同时,也会带来使用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低速电动车是否还能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这同样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