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造车:万劫不复的炒作还是义无反顾的追梦?

近两年,互联网企业要“插足”汽车行业已不算新闻,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都曾传过造车绯闻,但除了抛概念绘蓝图,有实际大动作和显著阶段性成果的至今还没出现。

乐视造车:万劫不复的炒作还是义无反顾的追梦?

     乐视若只是想借炒作汽车概念获取金融市场的融资便利,那么一旦后续发展受资金或政策掣肘而跟不上,这出“空城计”恐怕要反噬其身。若是真有打造新能源车的决心和毅力,那么贾徐精诚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中国特斯拉”也指日可待。 

      自贾跃亭近日在微博上一语惊人,谣传已久的乐视造车大计终于拨开谣言见真章了。抢上头条的贾跃亭还拉上了最近因“被排名”而热议的北汽掌门徐和谊,并肩站到了舆论的浪尖上。 

      近两年,互联网企业要“插足”汽车行业已不算新闻,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都曾传过造车绯闻,但除了抛概念绘蓝图,有实际大动作和显著阶段性成果的至今还没出现。 

      而乐视此次抛出的“超级汽车”计划,在错综复杂的背景——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又有当下难以回避的政策、资金和技术障碍,且与北汽的携手合作的传闻似真似幻之下显得扑朔迷离。读者要想一窥此事真假,不妨从贾跃亭与徐和谊两人的秉性入手。 

      画大饼讲情怀 难脱炒作嫌疑 

      眼下,乐视对于造车的具体计划三缄其口,仅是画出了“将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大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大多数媒体和业内人士对乐视造车的前景不看好,甚至乐视集团内部的大部分高管都表示坚决反对,那么贾跃亭为何一意孤行? 

      官方的说明是,贾跃亭欲通过超级汽车让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同时为解决城市雾霾和交通拥堵出一份力。贾跃亭一句“即使乐视造汽车会万劫不复,如果能点燃更多人的梦想,我也义无反顾”,冠冕堂皇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只是不知这种“情怀”是受了罗永浩的感染,还是互联网企业家与生俱来的共性。 

      不过从经济规律出发,这些有关“情怀”的理由显得十分不靠谱——无论企业家有多大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梦的勇气,利益永远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出发点。抛开乐视造车将要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不谈,乐视若是真能将让超级电视功成名就的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复制到汽车上来,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大“钱”途的,这是乐视造车存在可能性的基础。 

      然而,2014年的乐视命途多舛:自创立以来一直顺风顺水的好运因广电总局突然加大了对网络视频行业的监管力度,以及在今年敏感时期与一些政治人物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消失殆尽,不但乐视网的股票短短几个月内四度大跌至停牌,贾跃亭甚至被传“跑路”。值得玩味的是,贾跃亭在杳无音信数月后归国,立即重整旗鼓,先是承诺在未来一年内将关联方乐视影业的控股权转让给公司,并让公司第二大股东贾跃芳将其所持有的乐视网股票变现为公司注入现金流,接着便抛出了造车计划。借着这些利好消息,乐视网的股价在复盘之后即涨停。从这个角度来看,贾跃亭选在此时放出风声,存在着为公司在金融市场保市值而炒作概念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