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夺用户的正确姿势(2)
不过各地消费者对汽车互联功能反响不一。相比中国消费者60%的比例,德国消费者中仅有20%的人群会对联网功能如此看重。而从用户年龄、所在城市人口规模、汽车品牌偏好的不同维度考量,大家对汽车互联功能的看法也各有差异。为了能尽快从这一发展趋势中受益,并抓住新的盈利机会,汽车相关行业的参与者有必要对消费者需求和预期进行深入了解。
②个人私隐不会对互联汽车发展构成障碍
从下图来看,客户似乎更了解个人数据的用途,比通常所认为的更愿意分享他们的数据。88%的消费者都清楚,应用程序会公开访问移动设备的某些数据,并与第三方共享。超过2/3的消费者会授权某些应用访问个人数据,来换取软件的全部使用功能。
根据麦肯锡研究人员的调查来看,用户最有可能授权导航、出行等和驾驶功能相关的应用程序使用其个人数据。而之所以愿意共享,是因为消费者意识到这些数据有助于改善软件性能,提升服务体验;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太倾向授权与驾驶无关的互联应用软件访问个人数据,这些应用相应的总体认可率评分最低。
综合来看,对数据隐私的担忧似乎不会成为互联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76%的消费者愿意让主机厂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其车辆数据,以提升软件应用功能便利性;而55%的消费者允许汽车厂商不用作任何正式保证,就可以采集其个人数据;另外21%的消费者要保证数据未经其同意不会出售给第三方,才会对厂家开放。
当然,消费者对个人数据的关切程度也存在地区差异。中国消费者最愿意共享他们的数据,而德国消费者则比较谨慎。有意思的是,在德国等地,用户会更愿意和智能手机软件商共享个人数据。这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在美国,消费者对OEM主机厂及智能手机软件厂商的信任呈均匀分布。虽然客户公开分享自己的驾驶数据,但隐私问题对客户和监管机构同样重要,汽车制造商应继续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