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夺用户的正确姿势(3)
③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将为汽车产业带来有前景的新商业模式
随着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汽车都将有机会拥抱新功能、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这也为所有的OEM主机厂提供了巨大增长潜力。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85%的各大车企高管同意这种说法,但尚未建立清晰的盈利商业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新商业模式将吸引行业新生力量,为争取客户,内容/服务提供商、端到端的移动用车服务商、基础设施提供商、保险公司都将加入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对手行列。
麦肯锡认为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将存在如下四种可能实现的商业模式,这些新兴模式会从各个方面扩展竞争领域。
▲说明:
1.客户群:司机/乘客,政府/市政当局,维护和保养/售后服务。
2.产品/服务、技术类型:互联硬件(内置信息娱乐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传感器/执行器等);实时服务(导航系统上的动态地图,提供实时交通、天气、路况信息等);数据整合和分析(基于实时车载数据的远程预防诊断和维护);汽车共享/多元化乘车服务(如拼车或乘车共享服务)。
3.商业理念:增加整车销售(如汽车厂商生产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新型汽车);用服务盈利(提供信息娱乐内容等);用数据盈利(按个人驾驶方式来定价保险服务,或卖车后再提供引擎升级服务)。
4.盈利模式:免费提供,出售/授权,按订阅付费,按用量付费,按动态需求定价。
汽车制造商需要在两个关键领域发力“抢夺”客户
当消费者逐渐趋向于购买具有联网功能的汽车时,迎合消费者的互联需求将很快成为各厂家商业模式的中心任务。不过在大多数车企认识到改革重要性的同时,仍有很多主机厂并未采取足够的实际行动。此外,结构转型是OEM获得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端到端的数字化和努力提高客户认可)成功的关键。
①OEM主机厂端到端的整体数字化是建立未来商业模式的必要条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车企需要有正确的自身定位才能争取到愿意为汽车互联功能买单的客户。其次,汽车厂商应采用一套整体规划确定其未来的业务需求,对内部数字化给予特别关注,并建立数字化端到端的用户体验。这就要求主机厂具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并将其融入汽车生态系统,并与终端客户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
例如,特斯拉、谷歌、苹果公司能够自行开发大部分核心软件,但汽车厂商不是IT公司,所以这部分工作一般都会外包,所以,收购软件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大陆集团收购了Elektrobit,博世收购了ProSyst,这些零部件供应商的动作之迅速,值得主机厂学习。
当然,快速开发软件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车企在互联、自动驾驶时代建立全新商业模式同样十分重要。这既能够保证用户购买的老款车型不会过时,同时对增加用户黏性和信任度大有裨益。一般一款车型的生命周期为5~7年,但如果使用OTA远程升级的方式为用户经常更新系统固件,保持新功能的推送,在新产品到来之前,主机厂就能够和用户建立深厚的服务纽带。
②进一步建立客户认可度是铺平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道路的关键
麦肯锡的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目前对互联汽车的网络安全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是否仍心里存有很大的疑问。
2015年的几起“黑客入侵汽车”的案例,表明网络安全是所有汽车制造商担心的主要问题。今年7月,两位“白帽黑客”通过入侵Jeep切诺基的“UCONNECT”信息娱乐系统,对车辆变速器、刹车和转向进行了远程操控,最终克莱斯勒美国公司召回140万辆涉事车型,以修复相关安全漏洞。当然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而一旦有不怀好意的“黑客”入侵并控制了汽车,不仅有可能对车内乘客安全造成极大伤害,这同时也会给主机厂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