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组团”入华 若要求比肩“特斯拉”谁将获利(3)
“该车将由沃尔沃成都工厂生产,该厂尽管在2013年底投产,‘苛求质量’依然是必须的,2015年对沃尔沃而言十分关键,因为明年新XC90也将推向市场。中国市场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就其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我们会持续带来最新车型。”沃尔沃研发部门主要负责人向《新能源汽车新闻》表示。
此外,随着BMW 530Le的本土化生产,宝马一惯专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也将在华收得效果。华晨宝马总裁兼CEO康思远表示,新BMW 530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是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最新成果,中国作为宝马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BMW 530Le等新能源汽车的入市,对宝马集团实现全球范围的节能减排目标也至关重要。
甚至在华发展传统车一直不温不火的法系品牌雷诺,也在这次广州车展带来最新发布的三款新能源车型,雷诺ZOE、风朗Z.E.和KangooZ.E.。
外资品牌“组团”入华,其统一性时间显得颇为巧合。然而,偶然现象的驱使内动力是必然逻辑,中国政府推出的众多利好政策,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特斯拉在华所取得的成功,或将成为众多外资品牌逐鹿中国市场定位的理想目标。
当然,外资品牌的立足点不同于自主品牌,促使其自主化程度更强且不受中国政策导向制约。尽管今年7月21日,国务院通过印发《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新一届政府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但盘点大众、沃尔沃、雷诺及丰田的新能源车型,他们“默契”延续各自最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并没有因中国倡导纯电动车,而进行相应技术“换血”。“逐利”成为这些在华掘金外来户的唯一诉求。
如此态势之下,放特斯拉一只“狼”入华,已经搅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几近躁动。今年1~10月,特斯拉累计进口量在3500辆以上,1~10月,中国纯电动车产量尽管达到2.22万辆,但私人消费却依旧冷淡。据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上海和北京的纯电动车私人购买量均不足千辆。
由此,自主品牌与贵其三到四倍的特斯拉竞争仍直落下风。而从2015年开始,一群外来“猛虎”即将入华,中国自主品牌犹如“羔羊”,处境将愈加岌岌可危。特斯拉独享的特权,是否应一视同仁给其他“猛虎”值得商榷。
调整“补贴”思路
按照现行传统车发展逻辑,未来“猛虎”们若要在华投产新能源汽车,实现本土化生产,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去实现产能布局。生产线的高投入和不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低销量,将使其投入和收益失衡,或将使“猛虎”们逐利成为泡影。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