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俄罗斯 看中国车企海外发展的两难困境
中国车企无论是以机会主义者的身份混迹其中,还是平心静气地加强本土化生产深耕本地市场,都必然面临许多突如其来的变数和风险。在海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本土化投资的节奏把控上,都需要更多的智慧与思考。
对于大多数在俄罗斯发展的中国车企而言,这个冬天恐怕特别寒冷。面临欧美经济制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和卢布跳楼式贬值的俄罗斯人民,不得不选择捂紧荷包。而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也殃及池鱼,目前在俄罗斯销售整车的吉利、长城、奇瑞、力帆、江淮、比亚迪等十几家中国车企对着汇兑损失、销量下滑和利润亏损的惨淡景象恐怕也是欲哭无泪。
然而,在感慨卢布危机让中国车企遭受重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有限的汽车工业水平与车企海外扩张加速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反思中国车企制定海外发展战略时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忽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的冒进与盲目。
群雄逐鹿 新星提前陨落
俄罗斯虽然人口稀少,但由于幅员广阔、天气寒冷和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欠发达,民众对汽车需求量大,是如今全球汽车销量增速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2013年,俄罗斯汽车总销量为277.74万辆,在整个欧洲仅次于德国,并且是中国车企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业界此前普遍预计到2015年俄罗斯就将超越德国跃居欧洲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不仅中国车企,日系、韩系、德系、美系的汽车厂商近年来都在俄罗斯持续发力,以图在这潜力巨大的极北之国立足争先。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末的乌克兰危机导致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展开了广泛的经济制裁,加上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今年以来卢布贬值愈发严重。12月15日、16日,俄罗斯卢布汇率更是一泻千里,欧元对卢布汇率一度超过1∶100,美元对卢布汇率一度超过1∶80。虽然俄央行采取应对措施后,最近卢布汇率开始反弹,美元对卢布汇率恢复到了1∶60的水平,但纵观全年卢布已经贬值超过100%,可谓1998年以来俄罗斯最严重的货币危机。
经济低迷和货币贬值不但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且极大地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抑制了消费需求,汽车行业也难避其害。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俄罗斯单月汽车销量为22.94万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1%;而今年前11个月,俄罗斯汽车市场累计销量为222.10万辆,同比下跌11.6%。
作为欧洲汽车市场备受瞩目的新星,俄罗斯若是不能挺过这一难关,恐怕还未绽放就要提前陨落了。
全线败退 中国车企折戟
市场环境的整体恶化对进口汽车的打击非常明显,在俄罗斯销售整车的中国车企苦不堪言,几乎全线销量大幅下滑。
真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痛。在俄罗斯年销量接近2万辆的中国品牌第一梯队成员中,力帆、吉利、长城、奇瑞受创最重。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