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鲶鱼找了小鲶鱼:一场可能改变微型电动车格局的合资(4)

平衡、适度 2006年,新大洋的电动车开发团队就着手准备前期的市场调查。调研发现,中国80%、欧洲95%基本上是一个人开车上下班,而且交通拥堵使得市内

平衡、适度

2006年,新大洋的电动车开发团队就着手准备前期的市场调查。调研发现,中国80%、欧洲95%基本上是一个人开车上下班,而且交通拥堵使得市内车辆行驶速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呈现阶梯递减。

北上广这样的一类城市,开车上班时速为30~40公里,杭州这样的二类城市,时速为40~50公里,台州这样的三类城市时速为50~60公里,乡镇城市则为60~80公里。而一般的城市限速是60公里,市内出行里程则在60~80公里以内。

鲍文光认为,调查结果说明知豆现在的各项数据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合适的。充一次电,大城市可以使用一两天,小城市甚至可以使用一周。虽然不能上高速,相当于放弃了10%~20%客户,但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大约7万元的价格,使其有了现实普及的可能性。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知豆开创了一种合适的纯电动车研制模式——平衡、适度。

知豆轴距1.8米,而不含电池的车身仅重426多公斤,即使加上180公斤的电池包,也就606公斤,远比一般的汽车重量轻。减轻重量容易提升速度,也就不必增加太多电池;而控制速度也就同时能够减少对电池的使用。虽然一辆知豆的锂电池成本大约占其造车总成本的45%,但因为只用不到11千瓦时的电池,成本也就25000元左右。

重量控制住了,速度控制住了,成本也就控制住了。速度跟成本跟技术都很有关系,这是鲍文光做电动自行车得到的经验。车辆速度高了,电流上升,电压就大,不仅对电机、电池都是考验,而且耗电大,电控成本必然增加。

更重要的是,鲍文光认为从技术角度看,这样的做法还解决了电动车技术不完善主要是电池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大电流放电对于电池是个考验,现在速度降下来了,电压降下来了,电流也降下来了,平时行驶时电流就控制在60安培左右,这样所有的锂电池都能承受得住。

目前,知豆已经获得欧洲E-Mark认证、欧洲CE认证、ISO9001和CCC认证,以及21项国家专利、3项欧盟专利。鲍文光说,在天津做的碰撞试验也在准备中。

鲍文光的这种电动车思想恰如其分地反映在他给知豆的命名上。虽然读起来还有点拗口,但有别于常见的汽车名字的那种张扬,体现的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智慧。这是酷爱旅游探险的鲍文光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灵光一闪想出来的。

不过,现在他愿意这样对《汽车商业评论》解释知豆的由来:“‘知’,知豆有那么多科技人员参与,有那么多技术含量,寓意着这辆车的知识承载;‘豆’,知豆灵动小巧,像小豆子一样,也寄予着美好的愿望,希望这辆车能够像豆种那样播撒到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