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动车陷充电困境?考验政府资源整合能力
前几年电动车大跃进时,国电和“两桶油”为争抢地盘,掀起一阵兴建公共充电站热潮,一度呈现了超期投资造成巨大浪费的局面。可现在电动车扎推上市了,车主却发现充电是个大麻烦,不仅就近充电遥不可及,充电标准短期内也很难统一。近日本报记者无意中撞到、并做了跟踪采访的两个典型案例,折射了北京市政府和北汽推广新能源车的力度很大,但却没有做到真正让消费者用车无忧。
2014年12月31日,北京银建出租车公司500辆纯电动车——北汽E200正式在北京城区投入示范运营。E200是E150的升级版,续驶里程从15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12月16日在全国11个城市上市,两款车型扣除补贴后售价13.69万~15.69万元。同时上市的还有一款基于绅宝D70打造的ES210纯电动车,扣除补贴后售价25.69万元。
据北汽官方数据,2014年E150、E200订单总计7000辆,完成交付5200辆,其中七成为私人用户。另有数据显示,E150从上市到退市总共销售了3000多辆。
北汽的纯电动车示范运营始自2012年,分别在平谷、密云、大兴、顺义投放100辆E150出租车,同时长安汽车也在房山投放了100辆E30电动出租车。现在北汽的产品升级之后,将示范运营延伸至整个北京城区,凸显了北京市政府强力推进纯电动车市场化的政治意愿。但北京城区不是一个区县,对纯电动车的可靠性、续驶里程、充电的便利性都要求更高,E200能否胜任?如果出了问题,轻则影响出粗车司机收入,重则影响驾乘人员及公共安全。
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北京的电动车主每天都在发愁的事情。
E150新车三次抛锚腾势充电桩“躺枪”
去年12月下旬,记者接到一起离奇的E150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情况反映。车主在北京亦庄一家公司上班,去年10月31日购入此车,一个月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厂家售后紧急救援,拖回修理后取回车辆,两天后又出现同样故障,再次紧急救援,
修理后取车,叵料这次回家途中就断电抛锚了。连续三次被搁到了路上,车主回忆起当时情景都后怕。
按照汽车三包法,该故障属于“二次修理之后仍未能排除的重大安全故障”,车主可要求无条件退车。而按照北京市推广新能源车的有关规定,“一年之内发生两次非人为安全事故”,将责令厂家整改。
蹊跷的是,经厂家修理部门的调查和测试,发生如此严重安全故障的元凶却是位于亦庄的腾势4S店的充电桩!车主对此结论部分认同,据他所讲,前两次故障都是在腾势4S店充电之后发生的,厂家修理部门在确认这个信息之后,也将自己的试驾车开到这里充电,之后就发生了同样故障,原因是腾势4S店的充电桩电流过大,击穿了E150的电池控制版。车主之所以在这里充电,主要是公司附近没有公共充电站,而其住所条件所限,只能从家里拉线(220V家用电源)慢充10多个小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更为关键的是,腾势4S店的充电桩上明确标有“国电”标识,按照厂家说明,只要是“国电”充电桩,插卡即可进行快充。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