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力新能源车:后来者的冒险 政策助推产业腾飞(3)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15451辆,市场份额高达36%,是当年前11个月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的首家车企。
比亚迪旗下的两款新能源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比亚迪秦2014年11月销量达1753辆,环比增长3%,1-11月累计销量达12928辆,虽然增速较缓,但每月1700多辆的销售成绩还是令国内其他电动汽车品牌望尘莫及。另一款纯电动车型e6销量也实现了高速增长,11月销量达到320辆,环比增长60.8%。
然而独木难支。在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一家独大之势的比亚迪,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4年11月,国家四部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全国39个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进行深入调研。按照国家的计划,2013-2015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但截至2014年9月,完成推广量仅3.86万辆,仅为目标量的11.49%。
调研显示,只有合肥、浙江省和上海3个城市和地区完成情况相对较好,分别为72%、52%和40%。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领头羊深圳却不在三强之内。
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新鲜血液的注入。而这一愿望,或许将随着腾势汽车的入局得以实现。
2014年11月28日,包头市市长包钢在深圳访问的行程表上被临时增加了一个环节—应深圳市副市长唐杰的邀请,成为腾势深圳上市活动的座上宾。同时出席的还有来自深圳市发改委以及深圳市坪山新区管委会的相关官员。
“腾势现在是深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张新名片。”腾势市场部高级经理胡晓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作为“中德混血儿”,腾势是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戴姆勒”)合资下“以技术换技术”的产物。双方2010年以50:50的股比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戴姆勒”),宣布该公司将在电动车以及其他零部件领域合作。其中,戴姆勒负责车身等整体设计以及品质控制,比亚迪负责电机、电控和电池技术提供。
事实上,双方能为腾势提供的支持远远不止这些。依托戴姆勒在中国豪车市场的渠道优势,腾势与利星行、庞大和中升等多家奔驰体系内的经销商集团顺利结盟。而深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游戏之道的比亚迪,则在某种程度上为腾势取得地方政府补贴开道。
“我们并没有感觉争取补贴困难。比亚迪对补贴政策很熟悉,腾势可以把经验拿来利用。”比亚迪高级副总裁、腾势CEO廉玉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比亚迪走在前面,腾势进入市场时拿到地方补贴更容易,这是资源信息共享。”
不过,关于腾势上市后的产能规划和销量预判,包括廉余波和胡晓庆等在内的高管均持谨慎态度,对外始终三缄其口。对于比亚迪和戴姆勒而言,腾势所背负的不仅仅是走量那么简单,它是比亚迪寻求提高品牌溢价能力的途径,也是戴姆勒打开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敲门砖。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