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或重蹈燃油车覆辙:国家队不进场 坐等合资(5)

科尔尼公司的一份消费者调研报告印证了记者的小样本调查。报告显示:充电站匮乏和较低的续航里程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 这说明,在技术和

  科尔尼公司的一份消费者调研报告印证了记者的小样本调查。报告显示:充电站匮乏和较低的续航里程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

  这说明,在技术和配套设施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光靠补贴,对激活消费市场的作用有限。

  会否重蹈燃油车覆辙? 

  2012年之后,工信部取得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权。

  在当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新能源汽车的范围被缩小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车的“扶正”和混合动力车的“落榜”,体现了政府对待两种技术路径的不同态度:对纯电动车,在技术研发上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用高额补贴刺激需求市场;混合动力汽车,仅仅是技术和推广上的资金支持。

  不难看出,政策差别是由国有车企在两个市场上的地位决定的。

  2014年5月,工信部对车企的油耗指标发布了强制性文件,规定到2015年,国内车企生产的乘用车,各车型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要降至6.9升/百公里,2020年要进一步降至5.0升/百公里。

  为了落实此目标,工信部在文件中列出了一系列惩处措施,包括公开通报、暂停新车申报和停止新上产能审批等。这道紧箍咒其实是想倒逼车企发展电动车。因为要在2020年达到百公里5升的平均油耗,这不是现有技术能够做到的,只有用零油耗或微油耗的电动车来摊薄燃油车油耗,车企才能达标。

  这些政策强化了产业化发展方向,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个普遍的担忧是,国内车企会在电动车上重蹈燃油车的覆辙。

  一位美国一线车企的中国区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纯外资电动车无法进入补贴目录,但合资公司使用外方技术生产的电动车可以享受补贴,这个政策的结果就是外资车企把电动车拿到合资公司来生产,这和燃油车的发展路径其实没有区别。”

  他的潜台词是:既然中国企业在燃油车的合资过程中没有学到技术,在电动车的合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吗?

  大众已经给出了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的国产化时间表。记者了解到,大众正与一汽商讨国产化迈腾插电式混动,也在和上汽讨论凌渡和新帕萨特的插电混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Jochem Heizmann)表示,在20款即将引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中,会有进口车型,但从销量上来说,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将实现本土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