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或重蹈燃油车覆辙:国家队不进场 坐等合资(6)
这意味着,拥有合资公司的国有车企只需要延续燃油车的合资模式,即可获得高额利润。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推广成绩单,原定2015年39个示范城市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但截至2014年9月,只完成了任务额度的11.48%。补贴如此之大,为何仍未达预期?因为巨头们表现平平。
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的跃进潮中,中国最大的国有车企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的动作都不大。一汽的自主品牌电动车红旗插电混动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一汽-大众的自主纯电动轿车开利销量寥寥。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今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不会对开利进行太大投入。
至于2020年达标百公里平均油耗5升的强制性指标,其强制力度有多大也遭到怀疑。一位券商汽车分析师直言,他不认为届时会执行声称的惩罚措施,因为被惩罚的对象正是工信部想要扶持的对象,即主流的国有车企。
如果汽车国家队不进场角逐,中国政府的“弯道超车”宏愿就要靠比亚迪奇瑞众泰这样的二三线力量来实现了。
德国模式启发
对中国政府而言,汽车强国德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可供借鉴。
和中国政府强力启动消费市场的做法不同,德国的做法是对新能源车的使用环境(车辆、城市规划、能源、产业链等)做系统性规划。如果说中国政府是在种树,德国政府就更像是在培土。
2009年,德国制定了一个到2020年要有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宏伟目标。联邦经济与能源部、联邦运输与数字化建设部(时称联邦运输、建筑与城市发展部)、教育与研究部以及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等四个部委联动,共同制定了“电动交通国家发展计划”(下称电动交通计划)。该计划属于2009年德国第二轮经济刺激政策的一部分,第一轮出资5亿欧元,很快又追加10亿欧元。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在2010年,亲自召集汽车制造、供应链、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利益方,共商大计。
这份计划设想:2011年至2014年是电动汽车的市场准备期,此时电动车消费者的总使用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很高,有限的供给也制约了市场规模扩大;2015年至2017年是市场爬坡期,此时有大量潜在需求,而TCO降低,进而供给开始攀升;2017年至2020年则是早期大众市场,此时TCO较低,自负盈亏的电动车市场开始成型。
2011年3月,该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了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刺激德国制定了能源转型的国策: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以其完全替代核能与化石能源。
在种种利好下,2014年德国理应如期完成计划,有10万辆电动汽车跑在路上。但是,截至2014年11月,德国的乘用电动车保有量仅达到2.4万辆。逼得默克尔在12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