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告别赔本买卖!争抢700亿未来市场份额(2)
行业的这两个痛点打击了社会资本参与电桩建设的积极性,而且桩企的建桩布局在空间上也比较分散,核心地段投入较少,并没有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快速充电需求。
▲我国充电桩建设情况
▲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速对比
若将充电桩保有量视作充电供给、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视作需求来看,目前我国的充电设施供需仍严重失衡。2013 年以来,除了 2016 年充电桩建设出现爆发式增长以外,历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增速都显著低于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增速,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增长远远不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截至201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170 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 21.39 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公共充电桩的比值约为 8:1;考虑私人充电桩后的电桩总体保有量为 44.57 万个,车桩比也仅为 3.8:1。按照政府发展规划,汽车和车桩的比值应接近 1:1,相较于目前的车桩比,未来充电桩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配比情况
▲充电桩保有量分类占比情况
从电桩的建设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直流快充桩建设进程仍然有待加速。私人桩通常是交流慢充桩,主要是夜间利用波谷时段节约充电成本,其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公共充电桩的需求通常是直流快充桩,以节约充电时间,充电功率大, 建设成本较高。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在我国已建成的 27.2 万个公共充电桩中,交流桩共 11.9 万个,占比达 43.95%,直流桩共8.8 万个,占比 32.37%。交流桩占比仍然较大,反映了行业在前期布局中注重成本控制和电桩数量堆积的特点;直流桩占比迅速提升,体现了随着盈利模式逐渐清晰,新建充电桩已愈发适应市场对快速充电的需求。
尽管电桩的建设趋势向好,但目前的直流快充桩占比仍然不高,公共快充桩保有量不足,这也是电桩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制约新能源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3、政策扶持
2012 年电动汽车被确认为国家战略以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电动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2015 年以来,政策支持引导体系逐渐成型,覆盖建设用地、电力接入和电价、设施建设和运营、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有力引导了充电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中央主要政策汇总
为了鼓励各地政府积极完善充电设施体系建设,财政部等四部委在《关于“十三五”新能 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中,将对各地的充电设施建设奖励与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绑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和省市每年需要至少推广 3 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他地区的年推广量也至少需要达到 1 万辆,且奖励标准明显向纯电动、高续航的新能能源汽车倾斜(例如,续航里程<150km 的纯电动乘用车折算为 0.8 辆标准车,插电混合专用车折算为0.6 辆标准车)。联系《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分区域充电设施建设目标,这一奖励标准也体现了政府“车桩相随”的政策理念,只有兼顾电动汽车推广和充电设施建设,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6-2020 年各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补标准(单位:辆、万元)
▲新能源标准车折算关系表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