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告别赔本买卖!争抢700亿未来市场份额(6)
▲运营车与快充桩配比情况
充电更便捷,私家车主有望趋向公共充电。首先,得益于充电桩标准体系的建立,行业的互联互通进程大幅提高。目前我国的充电桩标准体系涵盖了充电接口及通讯协议、充电关键设施/设备、充电站建设、充电设施运行维护、运行监控及运行平台通讯、标志标识标准等。以往车主为了搜寻充电桩需要下载10 多个充电 APP、办理多张充电卡,不同车型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枪的匹配度也不高。近年来(尤其是 2015 年充电桩新国标实施以来)多项行业标准的实施, 在硬件上实现了充电接口与电器的互联互通,在运营方面实现了交易结算和充电信息的互联互通,上述问题已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车主搜寻充电桩、支付充电费等便捷性大幅提高。2018 年 9 月,国家电网宣布,其下属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与南方电网智能充电服务联通,我国主要的 20 家充电运营商、超过 25 万个充电桩均接入“一张网”,为 200 多万辆电动汽车提供“一站式”服务。至此,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已全面实现互联互通。
▲我国传导充电设施标准体系(部分)
其次,私家车主安装私人充电桩难度大,侧面提升了对公共充电桩尤其是快充桩的需求。2016 年 7 月,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居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鼓励和引导居民区对充电桩建设的支持。随着政策的落实执行,我国居民小区私人充电桩建设比例大幅提升,例如北京地区的配建率已达到 80%以上。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私人充电设施的建设难题, 由于在居民小区内建设充电桩增加了物业的管理难度,而大部分用户充电桩均从当地电力公司直接接入,没有给物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因此物业对于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仍有 14.58%的新能源汽车车主未配建私人充电桩,其中居住地物业不配合、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是主要原因,分别占比 4.70%、2.58%。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了物业和车主、电网、充电桩运营商之间的多方协调仍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另一方面也从侧面提高了私人车主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尽管部分地区尝试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深圳将支持充电设施建设作为物业资质考评的重要因素,北京引导车主与物业通过合作经营、服务费分成的方式建设共享充电桩,上海将电桩建设与车辆销售绑定、要求购买新能源汽车首先需要安装充电设施等,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建桩难题,但未来随着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普及,而停车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物业和车主的关系可能进一步紧张,公共充电桩尤其是快充桩的需求将持续提高,提高公共快充桩的普及率并且提升充电效率,将是解决私家车主充电难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汽车用户未配建私人充电桩信息统计(2018 年 6 月)
四、未来市场空间
1、 充电服务费逐步市场化
现阶段,充电服务费依然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 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充电设施经营企业可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明确了收取充电服务费作为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来源之一。不过,为了降低车主的用车成本,《指导意见》也指出,“2020年前,对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电服务费在短期内受到国家管控。此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自的充电服务费价格指导政策,许多地区的收费标准区分电动公交车和乘用车,其中乘用车的充电服务费标准普遍在 0.6 元/kwh-1.5 元/kwh 的区间内浮动,公交服务费标准则在 0.4 元/kwh-1.3 元/kwh 区间内。
▲充电服务费的提出及趋势
服务费逐步放开管制,未来存在盈利弹性。发改委早在 2014 年《指导意见》提出后不久,就在《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强调,“当电动车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并在交通运输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后,逐步放开充换电服务费的管控,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因此,充电服务费的价格管制仅是过渡性政策,当电动汽车行业日趋成熟时,最终会回归到市场化定价,运营商在长期有望通过市场竞争来自由盈利。随着国家大力推行简政放权,部分地区将逐步取消充电服务费限价,可以预见,未来充电服务费将完全市场化。2018 年 4 月 1 日起,北京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政府限价管制将被取消,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消息发布后没多久,特斯拉就以平均 20%-40%的涨幅上调了其充电站的充电价格。
▲各地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收费标准指导价汇总
2、运营车辆电动化趋势明朗
公交车电动化率现阶段约 ,2020 年有望攀升至 70%。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公交车保有量由2012 年的47.49 万辆增长至2017 年底的65.12 万辆,平均每年增长 3.5 万辆,而 2014 年以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公交车保有量保持着年均 5 万辆的增长速度,我们认为这一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年内仍有望保持,故仍以年均 5 万辆增长作为公交车的增速。另一方面,我国公交车的电动化率持续走高,2017 年,我国新增 9.24 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其中纯电动公交增长 7.64 万辆,电动化率(含混合动力公交)已达 39.5%。未来随着公交电动化推广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电动化率将有望保持目前每年 10 个点提升,至 2020 年公交电动化率有望超过 70%。
▲公交车保有量及电动化趋势
▲出租车保有量及电动化趋势
电动出租车年增长将达 10 万辆。2014 年以来,我国出租车保有量维持在 140 万辆左右,未来随着网约车的进一步冲击,出租车的保有量不太可能显著增长, 但根据各地的出租车电动化规划,结构型调整势在必行,电动出租车保有量将显著增加。据深圳市交委介绍,截至 2018 年 5 月,深圳市已推广新能源公交1.6 万辆,已实现 100%纯电动化;纯电动出租车超 1.3 万辆,纯电动化率达到65%。假设出租车的更新年限为 8 年,则在现有 140 万辆的基础上,每年将有17.5 万辆出租车面临更新,而根据出租车电动化规划,较发达地区的新增出租车采用电动汽车的比例为 70%-100%,欠发达地区则为 30%以上,我们按此比例再结合各地出租车保有量份额,得出每年将至少新增 10 万辆电动出租车。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