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动力电池格局渐成

双积分政策接力补贴,推动全球车企的电动化转型。2016年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出台的双积分方案,直接强制行业向电动化、低油耗转型,各大车企迅速跟进出台应对方案。

2017-2018年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投资,推倒重来?!

从最早的十城千辆新能源车示范推广,到2014年正式启动的二级市场新能源车大行情,再到当下新能源乘用车型的快速升级迭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投资已历经8余年,2014年开启的“补贴”周期在2016年底结束,低端供应链将长期低迷,在双积分和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一轮“高端”周期有望于2018年正式启动。

2017-2018年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上一轮景气周期:高额补贴

补贴周期2014年-2016年

2014-2016年补贴政策提供的获利空间巨大。中国新能源汽车系统性的产业政策2009/2010年起步,但主要集中在试点城市或公交车领域;随2013年特斯拉吹响电动汽车颠覆的号角,2014年中国正式将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普通消费者,奠定了未来几年财政发力的扶持主基调。

虽然2015-2016每年补贴额度和技术标准都有所收紧,但额度仍然较高(vs成本),技术标准相对较宽(vs后期)。

2015年后期,新能源轻客成为最典型的政策套利车型,导致了补贴政策的转向,但补贴推动的成本下降和产能建设为行业带来了巨大贡献。

2013-2015年无差别国补标准为30万元/辆,国地补比例1:1,但从成本来看,2014-2015年一辆轻客三电+整车成本大约25万元,低于国补的30万元,即意味着即便生产出来以0元出售或者不出售,厂家也能获取5万元左右的纯利,如考虑地补,则获利更高。

2017-2018年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7-2018年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高额补贴和较低门槛带来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暴增。

由于政策套利空间巨大、技术要求较低带来了激励作用,除了大型客车企业加速一线城市公交电动化,同时,各中小客车厂以及改装车厂,联合大小电池厂积极投入到新能源客车尤其轻型客车的生产销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