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动力电池格局渐成(9)
自动驾驶产业链主要由OEM、Tier1(ADAS)厂商、Tier2(毫米波雷达、电子转向、电子制动等)厂商构成。
1)整体方案:
智能时代来临,ADAS成核心竞争力。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简称ADAS,是指通过车载传感器对车内外环境进行捕捉和识别,通过决策系统进行分析,对驾驶员进行预警以及操控部分零部件完成简单驾驶任务的主动安全技术。
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提出的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L5共6个阶段,根据高盛的调查,目前商业化市场大部分车型仍停留在L0阶段,不到10%的车型可以达到L1~L2阶段,ADAS未来十年间都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核心。
由“低”到“高”,ADAS单车价值量提升巨大。我们以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配套ADAS单车价值3,000、15,000元进行测算,则到2020年我国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ADAS市场规模分别为12.5亿元和191.5亿元,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配套市场快速增长,未来三年CAGR为114.9%。
2)感知模块:
ADAS底层基础,关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细分领域。
ADAS能够实现辅助驾驶和半自动驾驶的前提是基于各类传感器完成对车内外环境的感知。感知模块主要产品有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
其中,激光雷达成本高,尚未商业化;超声波雷达门槛低,厂商众多。而车载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国产化成绩显著,未来市场空间大。
龙头突破外资垄断,分享国内行业红利。
国内车载摄像头和车载毫米波雷达基本依赖国外进口,随着“国内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部分零部件巨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进军高端零部件市场。
欧菲科技利用自身光学产品技术积累,通过和OEM签订战略协议以及跨业收购,成为车载摄像头Tier1供应商。
舜宇光学科技已完成四百万和八百万像素车载镜头的研发,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效率和成本皆有大幅改善;联创电子具有较强的高端全玻璃车载镜头工程技术能力,这些工程技术能力将有益于ADAS车载镜头业务拓展,在行业内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行业影响力。
ADAS核心配套部件,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市场空间巨大。ADAS渗透率不断增长带来配套车载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扩大。
以配套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单车价值量分别为2,000元、5,000元测算,则2020年我国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车载摄像头行业规模将分别达到8.3亿元、63.8亿元;以配套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单车价值量分别为1,500元、2,500元测算,则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毫米波雷达规模分别达6.2亿、31.9亿元。
3)执行模块:
“电气”化时代来临,高端电子器件成为主流。ADAS执行模块主要由电子制动、电子驱动以及电子转向三个部分构成。
除以电机为核心的驱动外,电子转向和电子制动核心部件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和智能汽车刹车系统(IBS),目前均为中高端汽车的标配。
EPS是指在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加入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助力电机,相比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能耗更低、占用空间更小。
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无法使用液压助力转向,EPS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助力转向系统的唯一选择;IBS是通过机械装置与电控单元组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更高效、更快的对汽车进行制动,并能实现部分主动安全的功能。
新能源汽车普及,高端电子厂商订单放量。
国内汽车电子企业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和海外并购,逐渐成为国内汽车品牌的主要供应商,其中佼佼者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
例如:
1)耐世特有着R-EPS、C-EPS、SP-EPS全系列布局,均为世界领先水平,客户遍布全球。
2)德尔股份国内外双管齐下,与克莱斯勒签订2018年EHPS产品采购计划,同时成为江铃汽车、东风柳汽等厂商主要供应商。
3)拓普集团子公司宁波拓普智能刹车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IBS和EVP产品的生产和研发,预计可于2018年底逐步量产,未来目标产能150万套。
高端产品降维打击,市场规模迅速攀升。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基于自身油耗小、占用空间的小,EPS的装配率有望快速提升。
按照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配套单价价值800、1,200元/件计算,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配套EPS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3亿元。
随着汽车销量提高以及IBS渗透率的提高,以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配套单车价值1,500、2500元计算,预计到2020年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IBS市场规模将达到31.9亿。
“补贴”周期结束,“高端”周期开启,新能源汽车正迈入新一轮“三年十倍”成长期。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